聚焦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海口在行动
原标题:海口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擦亮便民“小窗口”做好服务“大文章”
近日,市民苏先生将一面写有“为民勤政、热忱服务”的锦旗送到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感谢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高效服务。“这次业务仅用了6个工作日,比以往缩减了一半时间。”苏先生感慨道,办理过程中多亏了窗口工作人员耐心指导和贴心服务。
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是对海口高效暖心政务服务的肯定。近年来,我市通过完善“好差评”制度、推进智能审批改革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好差评”“延时办”
增强群众办事体验
如今,人们可以对网上购物、订餐的服务和产品作出评价。而将“好差评”制度应用到政务服务领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举措。
走进海口市政府服务中心,可以发现办事窗口前都设有一个评价器,办事群众现场即可对政务服务进行点赞或打分。“政务服务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海口市政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通过分析研判差评办件,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目前市、区政府服务中心大厅已全部使用窗口评价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已完成窗口评价器购置安装,市税务局、市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自助机、海南警民通)等单位的自建业务系统均已接入“好差评”系统,群众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大厅评价器、移动端、二维码、短信等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评价。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累计接受办事主动评价约76万件,好评率99.99%,差评整改率100%。
此外,市政务管理局还设立了“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帮助群众解决办事难、来回跑等问题,目前市级、各区(开发区)等政府服务中心均已设立“未办成事协调服务窗口”,累计帮助办事群众2000多次;针对企业和群众在工作日内非正常工作时间遇到的需紧急办理事项、重点建设项目等,市政府服务中心还提供延时服务,累计延时服务办件约2.5万件。
“门口办”“线上办”
拓宽群众办事渠道
多个部门来回跑、排队等候时间长……这曾是窗口办事群众的烦心事。如今,家门口就近办、足不出户线上办、随时随地掌上办,海口不断拓宽群众办事渠道,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2月26日,市民吴女士到海口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在系统的提示下,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社保卡的换证办理。她告诉记者,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启用后,周末也能办理,而且过程便捷,省时省力。
海口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厅于今年春节前夕投入使用,涵盖政务服务一体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打印机等,目前可办理医保缴费、公积金明细查询、税务发票申领等1432项业务,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
在“智慧政务”建设上,海口不仅积极探索自助服务模式,还推进“智能审批”改革,提升网上政务服务便利度。
据介绍,海口市政务管理局通过开展事项精细化梳理,明确事项审查规则和数据比对规则、开发优化智能审批数据比对系统,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审批”。目前,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8个事项已实现“线上办、即刻批”。
“‘互联网+政务’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让政务服务渠道向多元一体化方向发展,把‘群众跑腿’变成‘信息跑路’,让优质服务‘触手可及’。”海口市政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政务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