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观看奥运会跳水比赛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运动员完成一次跳水动作后,上了岸要么会去冲澡,要么会去水池里泡澡。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运动之前,许多运动员都需要提前热身,以免剧烈运动时出现不必要的伤害。而在下场休息时,他们也需要保持好竞技状态,以便在上场时能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跳水运动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剧烈,但实际上要完成每一个跳水动作都需要非常好的竞技状态。如果没有调整好,常常会相差很多。而运动员在跳水后,泳池的温度大概是26度左右,人体的温度是介于36-37度之间的。这就意味泳池水的温度是比较凉的,会加快热量的散失。
当跳水运动员上岸后,身体表面有大量的水,蒸发过程会吸热,也会带走运动员身体的热量,所以需要拿毛巾赶紧把身上的水擦干。
跳水运动员在完成一个动作后,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次跳水,如果放任身体表面的水持续蒸发,就会带走大量身体的热量。等到下一次跳水时,就还要提前热身,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同时还很容易出现抽筋的现象。而如果选择此时去冲澡,或者泡个澡,不仅能保持体温,还能调整好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