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月6日消息(记者刘杰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柴文娅 许杰阳 摄影报道)1月5日,在海口秀英区东山镇建丰村委会神坡村下冲坡集体林地,几个村民正忙着为即将“入驻”的蚯蚓搭建“暖床”,这是建丰村委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引进的蚯蚓养殖项目,期待以此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引擎,从而带动建丰村实现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正在给蚯蚓搭建“暖床”。刘杰 摄
“我们正在进行蚯蚓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尾工作,这两天完成路基铺设之后,我们将开始安装水电设施,预计本月底项目就可以投产了。”建丰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杜冠海介绍,建丰村蚯蚓养殖基地前期投入38万元,由10亩林地组成,在经过前期的修整林地、铺设路基、搭建棚架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基地将按照分批养殖的方式引进蚯蚓活体,第一批计划养殖1000斤,投产三个月后即可迎来产出期,预计每亩每月可生产蚯蚓活体300斤、蚯蚓粪肥料5吨,按照目前市场价预估,基地一年纯利润可达到24万元,将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大活力和带来可观收益。

蚯蚓养殖基地由10亩林地组成。刘杰 摄
说起为何引入蚯蚓养殖产业,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杜冠海有诸多感触,他说自己出生于农村,对农业生产较为了解。“土地在经过一年年的耕种之后,养分变得越来越少,使用化肥会给土地带来伤害,我们如果使用蚯蚓粪这种有机肥料就可以有力地解决这一问题。”杜冠海说,蚯蚓可以制药,也可以用于养殖,且蚯蚓的粪便也是蚯蚓养殖的重要产品,它可以用于改良土壤,这将大大改善整个东山镇的土壤品质,促进东山农业产业的发展。

建丰村已经用上了新的变压器。刘杰 摄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驱动。据介绍,去年,依托乡村振兴启动扶持资金,在杜冠海的带领下,建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和调研,结合建丰村的实际,经过不断尝试,最终确定引进海南星农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该公司一起携手发展蚯蚓养殖项目,由其提供基地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服务、养殖技术指导与管理人员培训等。目前,建丰村已选派三位村民全程跟随学习养殖技术与管理流程,将来担任基地养殖技术人员。
“作为建丰村村民,我们很期待这个项目尽早投产,能够为建丰村带来收益的同时,让大家享受到更多福利和带来更多收入。”建丰村委会文兑村村民孙开杰是建丰村推选的第一个养殖技术员,他告诉海口网记者,他天天都在基地观摩学习,他将通过学习掌握养殖技能,教更多村民参与养殖,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建丰村还引进了茄子种植项目。刘杰 摄
据了解,近年来,在建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建丰村村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2019年2月份以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杜冠海已累计为建丰村筹集资金65万,用于建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村民休闲场所等,同时,完成了总长4.5公里绕村道路的硬化以及320米鱼塘护栏建设。此外,经多方辗转为村里新增设2台变压器,更换4800米老化破旧供电线路,建丰村由原来总用电容量为200KVA的两台变压器,提升改造为总用电容量为500KVA的四台变压器,通过供电部门解决村民长期用电不稳定的问题,满足村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建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等均得到了较大改善,让建丰村村民享受到更多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2020年12月,建丰村还引进了茄子种植项目,以农户+公司的合作模式,前期投入资金137万元种植137亩,估算村民可每亩获得纯利润2950元,从种植到收获期6个月时间,能解决村民35个临时就业岗位。
“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经济合作社,鼓励和带动脱贫户和低保户等人群加入进来,让更多人享受蚯蚓养殖产业带来的收益。”杜冠海表示,建丰村还计划利用蚯蚓养殖收益,扩大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建丰村百香果、地瓜等特色产业,形成集观光、采摘、垂钓、农家乐、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实现全方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