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海口人文②|仁心寺:隐于闹市里的千年古刹[图]

2020-08-29 19:02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海口海甸溪边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墙外是繁华闹市,车流滚滚,人声喧杂,墙内却清幽寂然,梵音渺渺,禅意氤氲。海口仁心寺虽身处闹市,却独守一片宁静,在“一花一叶”中成就一个供心灵小憩的乐园。日前,海口网记者循着那一抹禅意来到海甸溪北岸,追寻那一段延续千年的佛缘,寻找承载着人文传奇、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闹市中的仁心寺。邵阳 摄

追寻千年的“莲花宝地”

悠悠千载,转瞬即逝。仁心寺历经多次浩劫,屡毁屡建,在信众的心中却仍是一座耸立在莲花宝地上永盛不衰的古刹。

当海口网记者到达地图导航所指的仁心寺地址时,望向四周,只有蓝色铁皮围挡起来的空地映入眼帘,一路打听,终于在一家大排档的后厨发现了一块孤悬高楼顶上“仁心寺”的牌匾,找到了小巷深处的千年古刹。

被蓝色铁皮围挡包围的仁心寺。邵阳 摄

走进仁心寺不由让人一阵唏嘘,这里没有高大庄严的庙宇,没有别具一格的山门,更没有雕梁画栋的外墙,只有几个铁皮棚房组成的“寺院”,或许这便是古刹的特别之处。佛音禅禅,幽静淳朴,从外观来看,仁心寺似乎与千年古刹无甚关联,细究之后隐约可发现其形制、格局、佛像透露出汉传佛教寺院的讲究,虽不繁华,但却韵味无穷。

仁心寺佛事登记处。邵阳 摄

如果说门口大铁门对应的是寺庙里的“山门”,那么入门映入眼帘的一尊大肚弥勒佛像所在位置,即为整个寺庙的“护法殿”。

大肚弥勒佛像。邵阳 摄

向右前行不远处有两尊护法天王雕像,左边是迦蓝菩萨,右边是韦陀菩萨。往前走,便是整个寺庙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该殿中间供奉的是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右边是千手观音菩萨像,左边为日光菩萨像。

大雄宝殿。邵阳 摄

南无地藏王菩萨。邵阳 摄

走出大雄宝殿,往右走即可看到院落里一尊南无地藏王菩萨飘然立于莲花宝座之上,右手持金锡宝杖,左手持如意宝珠,如慈眉善目、海纳百川的佛陀重现。另一旁临时搭建的厢房供奉的则是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右边观世音菩萨,左边为大势至菩萨。

西方三圣。邵阳 摄

千年古刹“谜”一样的前世今生

此地最先所建的叫礼邦庙,是移民为尊孔求学而建,供奉的是孔子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

据史料记载,仁心寺原址在海口海甸岛一西路6-8号。传说达摩途经海南岛去中原时,曾在此地登陆,并传播莲子开花,故此处又称莲花宝地。

冼夫人南征,在莲花宝地顺利上岸,向对岸抢滩进军成功,发愿建大庙。公元635年,冼夫人嫡孙冯盎在此建了观音寺和冼夫人庙。

公元1122年,宋徽宗为福建莆田的首座妈祖庙赐名时,海南第一座妈祖庙建在观音寺旁。元末明初,在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关照下,仁心长老带头募捐将这些庙扩建为仁心堂。为表对明太祖高功大德的敬意,民众将寺院命名为仁心寺。

据《琼州府志》记录,在公元1605年7月13日,琼北发生7.5级大地震,也是我国历史上惟一导致大面积陆沉的地震,在震中琼山与文昌交界沿海陆沉地面达100平方公里。仁心寺在风雨飘摇中昂然屹立,众多百姓群聚该寺和莲花宝地避难。

至清代慈公上人住寺时,富甲海口的陈姓财主给予捐助,扩大仁心寺。财主的养子也出家成为炼真法师,后任仁心寺住持,香火鼎盛,名声大震。

信士诚祈。邵阳 摄

亘古不变的守护

仁心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虽经历史巨变,屡遭劫难,但仍幸存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珍品。

“明代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义女,及清代嘉庆皇帝御妹都曾到仁心寺修行。”据寺里的居士介绍,在战争中,救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张姓财主有一女,朱元璋意欲纳为妃子,马皇后急中生智,将其招为义女。该女与朱元璋的一位将军成婚,后因该将军在派系斗争中得罪了朱元璋而被杀。义女历经磨难,心力交瘁,皈依佛门在仁心寺修行。马皇后获悉后对其关爱有加,义女深感皇恩,即雕塑朱元璋和马皇后神像进行供奉。

朱元璋和马皇后去世后,其义女在仁心寺还供奉了一个底座为花梨木的皇帝长生牌。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时期,大雄宝殿、药师殿等主要大型建筑先后遭破坏。然而,仁心寺莲花宝地的风水犹存,不因沧海桑田而有所变化。

新中国土地改革时,该寺成员均划为贫农,按政策共分得水田8亩多,旱地3亩多(仁心寺占地14.3亩)。1956年和1958年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时,水田划归集体统一管理。1962年至1964年间,庙宇被渔船厂占用。为此,海口市佛教协会曾致函中国佛教协会报告此事,并接批复“此事已转回地方办理”。

1994年9月8日,海南省民宗委(现民宗厅)发文同意恢复开放仁心寺。仁心堂正式定名为仁心寺。该寺与三亚南山寺、定安普济寺、万宁广善庵、陵水三昧寺、屯昌福庆寺、西仁寺等寺庙一起,成为海南首批开放的寺庙。仁心寺“恢复开放”之后,新塑了释迦牟尼坐像和千手观音、文珠、普贤菩萨像,设有经书法物流通柜台。

此后,2010年左右,有媒体报道,仁心寺或将面临重建,其筹备工作进入了实质性工程建设阶段,大型玉佛像已落坐仁心寺旧址。重建的仁心寺整个项目包括:山门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藏经楼、客堂、方丈楼、僧舍、斋堂、香积厨、禅堂、园林、放生池等。

香火延绵。邵阳 摄

日前,海口网记者走访时,并未看到重建后的仁心寺。该殿仍陆陆续续有信众前来上香祈福。“大雄宝殿已是危房,但每天仍有不少信众前来上香,为家人祈福,也有云游四海的僧人在仁心寺落脚修行。”一位在仁心寺修行了二十几年的居士说道,其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难以尽述,重建仁心寺,再现往日辉煌的痴心虽不改,却早已难说清道明。

记者卢海浪 邵阳 摄影报道

(海口网8月29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人文①|天后宫:老街深处的守护[组图]
[来源: 海口网] [作者:卢海浪 邵阳] [编辑:余冰月]
电脑版

技术支持:罗超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