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写在世界屋脊上的“中国奇迹”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发展纪实

2020-08-27 11:15

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西藏的发展,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关切的目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祖国西南边陲的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回信,鼓励她们为守边护边、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2018年,一条投资2亿余元、总长34公里的隆子县扎日乡曲桑村至玉麦乡的柏油公路顺利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边境孤岛”玉麦,与西藏主干道路网联通。“西藏,距离北京虽远,但我们的心与党中央贴得更紧了。”卓嘎说。如今,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已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近年来,西藏把自治区掌握的资金90%以上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争取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过去农牧民孩子最大的愿望是有学上,现在他们的目标是上好学。”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说,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如今,当地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等,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间,孩子们也能上网课。“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享受‘三包’教育政策,如今我们门巴族孩子入学率和小升初的升学率都达到了100%。”格桑德吉说。

西藏切实保障和大力改善民生,2019年全区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51元。建成以五大保险为主体、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5%。367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200种“中病”不出地市,人均寿命从2010年人口普查时的68.2岁,提高到70.6岁。

作为几年前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西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力“两不愁三保障”,以五级书记抓攻坚,因县实施差异化政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节约为先,大力推进产业支撑、政策激励、就业优先、援藏扶助、社保兜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7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62.8万人实现脱贫。

“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始终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这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说。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近年来,西藏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抓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辐射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保护区总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西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美丽西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西藏城镇绿色建筑面积达428.2万平方米,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持续开展,新增造林130.7万亩,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的目标任务全部提前完成。

在西藏沿雅鲁藏布江一线,根据气象数据显示,沙尘天气由过去的每年60多天减少为0.8天,沙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雅江防护林已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为西藏生态环境保驾护航。”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介绍,截至2019年,西藏已累计投入117亿元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先后颁布实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高原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据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最新发布的《2019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西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保护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这些年来,西藏自治区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每年有10万名以上农牧民直接参与国土绿化,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一幅生活富足、生态美好、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正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尕玛多吉] [编辑:余冰月]
电脑版

技术支持:罗超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