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伯陵防线” 创下战争奇迹
1949年底,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等统一指挥,立即着手进行渡海作战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蒋介石为了加强海南岛防御,成立了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由一级上将薛岳任防卫总司令,统一指挥海南岛上的国民党陆海空军。从内地逃到海南岛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加上原驻岛国民党军,共10多万人,在50艘军舰和3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组成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妄图以海据险,长期固守。
在广州作战会议上,人民解放军确定了在琼纵部队接应下偷渡和主力强渡相结合的作战方针。1950年3月5日至31日,解放军近一个师的兵力两批四次偷渡成功,为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4月16日,历史性的大规模渡海总攻正式开始,解放军第40军和第43军强渡琼州海峡。国民党军凭借海空军的优势,组织一支庞大的舰队,妄图将解放军阻截在海面上。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的护航舰队击伤敌舰数艘,重创敌旗舰,敌舰队中将司令毙命。
4月17日凌晨,在琼纵部队的接应下,西自临高角东至雷公岛的琼西北漫长海岸线上,解放军一举突破“伯陵防线”。登陆部队在黄竹、美亭地区与敌军主力相遇,展开了海南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决战,歼灭了海南岛国民党军主力,彻底摧毁了薛岳的防御体系。国民党军全线溃逃,解放军乘胜追击,将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
传承“抢滩精神” 建设美好未来
史料显示,1950年的渡海作战会议作出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并决定渡海登陆工具以改装机帆船为主。然而,由于短时间内无法筹集到大量发动机,只得改为以木帆船为主。
“解放海南登陆战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河,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用木帆船打败了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是名副其实的战争史上的奇迹。”张壮省告诉记者。
“当时,解放军的武器、装备都比敌方薄弱,但仍然能够突破防线成功抢滩登陆,与他们的‘抢滩精神’是分不开的。”张壮省介绍,“抢滩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不畏牺牲,敢于为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敢于将战斗坚持到底的精神。
“当年革命战士们英勇无私的付出换来了今天我们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精神不能被遗忘。”张壮省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了解并发扬“抢滩精神”,敢于抢滩、敢于登陆,将这种精神化为前进的动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