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前为自己加油。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说,各家医院各有各的诊疗救治流程和理念,一同来到同济医院,每家医院都积极配合,“只有协调一致,形成标准化、同质化的医疗,才能让医疗过程更顺利,让病人获得更好治疗结果”。
在这里,科学救治、胆大心细——
疫情来势汹汹,同济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后,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造成肺部等器官的损伤,这是新冠肺炎的致病机理。在治疗中,既要使用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同时又要保持免疫系统杀死病毒的能力。相关药物使用时机、用法,治疗方式等,目前尚缺成熟的诊疗方案。
一位70多岁的女性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使用无创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也只有80%,持续两天依旧无法提升,这意味着再这么下去,其他脏器会因氧不足而出现损伤。按以往治疗方法,患者早该气管插管了。
赵建平团队用绣花的精神仔细调试呼吸机参数,合理使用药物、激素,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第七天,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8%,脱离危险。通过观察发现,氧和情况不好的病人,用好无创呼吸机,配合调试药物,能有效避免插管引发的众多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