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 铜梁火龙点亮台湾夜空
晚上19时,铜梁火龙的八个炉子开始生火,他们分列表演区的不同方位。
在经过一系列精彩的节目展演后,铜梁火龙作为南投灯会的压轴项目出场。
四个彩旗从不同方位跑出来后,20个举着火把的舞龙队员从黑暗中跑出来,经过简短的开场表演后,两条浑身散发着烟花的火龙从黑暗中冲出来,火龙在表演队员的手中游刃有余,上下舞动,左右开弓。它们时而交替,时而并列,在灯光交织的南投夜空形成两道发光线。只见打铁水的师傅从火炉中舀出铁水,身旁的队友使劲拍向天空,顿时满天火花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铜梁火龙表演。特派记者 李小明 摄
1500多摄氏度高温融化的铁水飞洒向天空,宛如天女散花。与此同时另外20名汉子赤膊上阵,手持两条口中、身上喷射着烟火的金黄色巨龙,在火海中上下翻飞、来回穿梭,形成了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的震撼场景,引得现场观众惊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铜梁火龙赴台表演共有41名舞龙队员参加,这些队员都是来自铜梁火龙发源地——高楼镇。他们中年纪最大的65岁,年纪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达42岁。

铜梁火龙表演。特派记者 李小明 摄
从隋唐时期,高楼当地就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年的积累和传承,当地男儿均能舞龙,而火龙表演则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在元宵节前夕,这些舞龙队员就已经展开了有节奏的练习。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铜梁火龙比去年更值得玩味,除了表演的节奏感有所调整外,今年的火龙表演增加了川剧的元素,还增加了火把和彩旗的表演作为开场。

铜梁火龙表演。特派记者 李小明 摄
据悉,在中华传统文化习俗中,舞火龙,是为了送神龙上天行云布雨,确保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因此,从明代开始,每逢重大节庆,铜梁总是乡乡火龙舞,夜夜火龙飞,经过近千年的发展,铜梁火龙已经作为中华龙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赢得广泛赞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