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经营的东门市场。记者 张洋 摄
“以前经过这里时,市场周边都被随地摆摊卖菜的商贩占满了,现在这样的场景几乎看不到了,我们过来买菜也舒心了不少。”12月22日上午,前来府城东门农贸市场买菜的黄女士,对比过去杂乱不堪的市场街道时十分感慨。
海口“双创”取得成功已走过了一年,不断美化的城市面貌,除了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商家的主动配合,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城市管理者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畏烈日“烤”验,无惧风雨侵袭,以“绣花”精神做细做好城市管理,让城市街道更整洁,环境更美好。
坡博农贸市场干净明亮。记者 张洋 摄
占道摆摊不再有 街道整洁成风景
“整条街道干干净净的,我们从这里路过感觉十分享受。”市民符女士指着东门里称赞道。
东门里紧挨着府城东门农贸市场,是附近社区居民们买菜的必经之路,巷子的两侧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店铺,有超市、烧腊店、五金店等等。虽然店铺众多,但远远望去,几乎看不到出店经营的现象。“这些店铺的规范化经营都是‘双创’积累下来的成果,占道经营早已成为过去式。”负责东门里区域打扫的环卫工李大姐告诉记者,现在东门里不仅看不到占道经营现象,而且门前三包也做得很好,整洁的街道让环卫工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城西农贸市场、府城东门农贸市场、培龙市场、坡博农贸市场、金贸文华农贸市场等地,不仅看不到随意摆摊的商贩们,市场周边的店铺也做到了规范化经营,干净、整洁的街道俨然成为海口一道亮丽的风景。
龙昆路,城管工作人员劝离路边的槟榔摊主。记者 张洋 摄
常态整治乱摆放 以理服人最重要
海口商家绝大部分已做到了规范化经营,但是总有一些心存侥幸之人存在。1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中沙路的头铺农贸市场,只见市场门前的路面上被一些挑着担子卖菜、卖日用品的小摊贩占据着,加之车辆来往频繁,原本就不宽的路面被堵得水泄不通。城管队员在此进行执法检查,当即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处罚纠正。“对于占道经营者,我们基本都是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龙华区城管队员说,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是以理服人,让大家认识到错误,共同维护城市秩序。
记者了解到,从“双创”到现在,不少占道经营者,摸不准城管查处的时间规律,已慢慢地退出了市场,但是仍有个别摊贩依旧坚守“阵地”打游击。
海口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叶纯创介绍,长期以来,城管执法队员每天定时、定点对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校园及农贸市场周边进行巡查整治,特别是开展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的多次专项整治。“海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采取了‘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的高压管理模式,不仅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在人流量较大、反弹比较严重的地段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杜绝辖区内存在的流动摊点、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行为。”

城管工作人员在骑楼整治店外经营。记者 张洋 摄
环境整治入人心 潜移默化育文明
“你看,我们店铺门前干干净净的,看着多舒服。”在金濂路经营小吃店的何女士对店铺门前的整洁景象十分满意,她说,正是因为整条街道干净宽敞了不少,所以前来店里消费的客人每天都络绎不绝。可见,店铺周边的环境整洁对于商家来说也已是一大“卖点”。
“我是从沈阳过来的,发现海口的店铺做得真不错。”从沈阳来海口过冬的“候鸟”胡阿姨说,海口的店铺门前几乎看不到商家把桌椅摆在门外的现象,这一点和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她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商家们的积极配合,让占道经营从“根部”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城管很难做到时刻都在现场督查,商家们都自觉了,我们也特别省心。”龙华区城管执法队员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占道经营现象看不到了,部分商家们还积极引导顾客规范停车、不乱丢垃圾等,潜移默化地改变市民的陋习。

海大南门外的小店整洁清爽。记者 张洋 摄
海南大学教授李仁君表示,海口街道占道经营没有了,环境卫生变好了,身边越来越多的文明现象离不开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这必将进一步提升海口文明城市的形象,为海口未来的城市发展增砖添瓦。
相关链接:
鲜花扮靓海口 节庆美景醉人(组图)
街景颜值高扮靓海口西海岸
文明有序 那道美丽的风景扮靓椰城
扮靓椰城 海口新港天桥三角梅盆栽竞相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