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演员陈思诚针对“票补”问题提出建议。
“票补”背后要注重电影的品质
据介绍,“票补”是制片方拿钱给发行渠道,让发行渠道低价销售电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观影人次上涨、口碑相传的效果,进而撬动市场,赢得更大的票房数字。在讨论中,各位发言者普遍认为,“票补”问题的背后,其实更应该注重电影的品质。
其中乐创文娱董事长、CEO张昭表示,过度竞争产生的“票补”等行为是中国电影的“毒药”。中国“电影人”、影院等应减少竞争意识,更注重电影产业的真正本质,创作观众喜欢的电影作品。
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淘票票总裁李捷认为,“票补”确实能拉动观众消费,但电影最终还是以内容“说话”。他预测,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票补”会回到一个正常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