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央湿地石刻“山海鎮”、“奉官示禁”。记者 石中华 摄
“羊山湿地是发育于火山地貌区域,由地下潜水通过火山地貌区地表裂隙涌出、漫溢、汇流、聚集,以及崎岖的地表承接天然降水,从而形成的天然湿地,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是自然演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遗产。”袁兴中教授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海口将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环境质量,建设50余个湿地公园和小区,朝着“湿地城市”的目标迈进。
突出保护湿地生态结构
对于湿地保护方面,袁兴中认为,海口湿地尤其羊山地区的两种现象应该严加关注,一是控制养殖规模的扩大,避免造成新的污染源;二是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尤其是水葫芦对本地植物水菜花的环境干扰。“水菜花是珍稀物种,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可喜的是,近期有韩国志愿者一同参与组织清理水葫芦,更有效地保护了湿地环境的稳定向好。”他说。
“海口建设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袁兴中坦言,在海口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按照湿地总体规划,相信能够尽快健全公园制度,可持续地展开湿地生态科研监测,提升科普宣教功能,注重数据采集和档案管理,促进民生与生态协调发展,科学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湿地区域生命力与品质。
袁兴中建议,要好好珍惜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湿地生态,明确目标和方向,可持续开展相关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尊重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通过更突出地保护并打造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