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呼应时代 回归价值——文化类节目广受热捧赢得口碑

2017-12-17 08:14

  资料图:央视热播栏目《朗读者》的“朗读亭”现身南京。黄志毅 摄

  呼应时代 回归价值

  ——文化类节目广受热捧赢得口碑

  今年以来,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升温,与娱乐节目的“退烧”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消费迭代快速的综艺市场,文化类节目以“慢”的姿态逆生长起来——《中国诗词大会》领跑春节档,最高收视率破1;《见字如面》以台带网,单期网播量近千万;《朗读者》升温迅速,话题带动有力;《家风中华》把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国家宝藏》讲述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让馆藏国宝活起来。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下,人们依然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何天平对记者说。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密码,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度。因此,文化类节目的火爆并不令人意外,是时代必然,也是价值回归。

  传承传统文化是使命也是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许多优秀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比如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也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上古神话、经典古籍、文学作品。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歌颂,我们要以节目引领广大观众,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升温而不是娱乐过热,这是电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

  近年来,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正是凭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接地气”传播,真正与观众形成了共鸣,填补了观众在这个阶段的节目观看需求。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不少电视台都在做有益尝试。正在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将“高冷”的文物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通过电视节目感受到了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领悟到了每一件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明年将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将以家风为展示主体,以家族人物为承载对象,旨在通过家风文化价值的发现,对民俗文化寻根,重塑家庭观念。

  近年来,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形式和题材上百花齐放。“这些节目不仅用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还要让他们持续观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感染并鼓舞人心,指引前行的方向。”《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说,“我们通过谈话把朗读者的个人生命体验建构起来。嘉宾在舞台上还原成诚恳的朗读者面貌,在我要读而不是我会读的主动表达中,完成‘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的使命。”

相关链接:
近千大学生为乡村作规划 专家指规划应回归文化特质
“2017中国文化行”冬令营扬州闭营 营员称收获成长
大师精品展亮相京城 钦州将大力扶持坭兴陶文化产业
岭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见习)陈家煜]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