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探秘“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不泯的文明曙光

2017-09-20 10:06

莫角山遗址全景图。(官方供图)

  多方助推良渚申遗 申遗工作正稳步推进

  去年是良渚遗址考古发现80周年,良渚文化考古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以良渚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考古新发现为代表,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区域文明,其地位和意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良渚申遗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2008年4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再次将良渚遗址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9月2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在良渚宣告成立,通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章程》,达成并发布《保护文化遗产良渚共识》。

  2017年,在进一步开展规划编制、上报申遗材料上报、遗产展示和检测等申遗流程工作的基础上,良渚遗址正式启动“申遗”准备程序。3月28日,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向国家文物局上报良渚遗址申遗提名文件,标志着良渚遗址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进入申报流程。

  申遗背后,有不少人在默默助推良渚申遗工作。文化遗产世界大会主席提姆•威特说:“良渚应走向世界”。2017年5月19日,姆 • 威特先生专程考察良渚博物院,并围绕如何在2018年9月召开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期间,将良渚遗址作为重要案例,向全球文化遗产领域全面深入地宣传推介良渚遗址文化价值。姆 • 威特先生亲自组织国际专家学者考察良渚遗址,专题讨论良渚遗址的价值和保护情况,为良渚遗址申遗造势助威。

  作为了解良渚文化的“第一扇门”,良渚博物院从开馆之初就实行免费参观,这几年,博物馆主动走进周边的区、学校、企业以村庄,开展良渚文化的公众宣传。开设了“第二课堂”,主动与周边中小学对接,设置以兴趣为主的课程、活动项目、互动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大家欢迎。特别是近几年来,良渚博物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北大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已成为博物馆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品牌,每年都能吸引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参加,有力有效地传播了良渚文化。

相关链接:
“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网络媒体杭州行”活动19日启动
杭州依托政务服务平台 深化“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改革
从西湖时代向拥江发展时代的跨越 杭州望江地区悄然蜕变一座新城拥江而立
中外设计师共聚杭州桐庐 共探乡村民宿前景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曹青青 周德晓 符文雅] [编辑:余冰月]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