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在上海参加由章乃器发起的抗日小组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赴美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
……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抗战胜利了,顾传玠、沈从文、周有光(左起)于上海拍照。
新中国刚成立时,文盲率超乎想象的高。要普及文化起码得先会读,可怎么教最基础的发音?无论是古人采用的反切法,还是民国采用的注音字母法,都需有一定文化基础。对目不识丁的人来说,这些方法都行不通。汉语改革因此提上国家日程。
民国的注音字母法(没有基础基本看不懂)
虽然之前一直研究经济,周有光对语言学也极为关注,出于兴趣,他早早就开始研究语言发展史,还出版了《字母的故事》。
书一出,毛泽东特意借来翻阅,周恩来也特意提出,要这位经济学家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