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平安过春节!海口市民注意这9种有毒有害动植物不可入口

2016-02-02 11:11

  (三)海鲎

  鲎亦称马蹄蟹,是一种古老的生物,主要有中国鲎、圆尾鲎等品种。我国沿海地区食用的是中华鲎,圆尾鲎与中国鲎外形相似,从外型上较难区分。圆尾鲎成体及幼体的卵、肌肉、黄色结缔组织均富积有河豚毒素,人食用后中毒表现为头晕、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甚至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为有效预防海鲎中毒,在圆尾鲎和中华鲎难以区别的情况下建议市民尽量不要购买或食用鲎类;餐饮单位要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和采购验收两道关,禁止采购和加工有毒鲎类。一旦误食出现口周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应立即上医院治疗。

  (四)蟾蜍

  蟾蜍是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我省各地有分布。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其分泌出来的黏液含有剧毒,对人体心脏、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蟾蜍的毒性物质,不单存在于耳下腺和皮肤腺,其毒性物质还存在于肌肉、肝脏和卵巢。蟾蜍可作中药,但必须通过加工。含蟾蜍成分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也会导致中毒。为防止中毒,市民切勿随意食用蟾蜍,购买食用蛙类时要辨清青蛙与蟾蜍,慎防中毒。餐饮单位禁止加工制作蟾蜍。目前对蟾蜍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误食蟾蜍中毒,应立即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肤染毒也要迅速用温开水冲洗,并尽快送医院处理。

  (五)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织纹螺(资料图片)。

  (六)麻风果

  麻风树又名假花生树、青桐木、黄肿树、臭油桐、亮桐、水漆、桐油树等,属大戟科灌木,高3~4米。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麻风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但以种子含量最高。食2~3粒即可中毒,7~8粒可致死。进食麻风树种子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发病,中毒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畏寒、发热、腰痛、酱油色尿、黄疸、贫血等溶血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表现出皮肤干燥、口干、面部皮肤潮红、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快等。中毒轻者一般一天左右能够恢复。请勿自采自食麻风果,以免误食发生中毒;中毒后,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或药物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学校及家长要教育学生勿采摘麻风果,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麻风果中毒事件发生。

麻风果(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揭秘最受欢迎的7种有毒食物
走出饮食误区 警惕6种有毒的食物搭配
粘腻炒菜油有毒更“伤心”
专家教您如何避开有毒食物
过白的纸巾或有毒 选纸巾避开“白富美”
[来源: 海口网] [作者:邓钰] [编辑:陈慧妹]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