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揭秘奇葩职业闻臭师:女性居多 不能抹香水口红

2015-11-19 13:30

来自深圳的“闻臭师”曾鑫(由受访者供)现场示范如何“闻臭”

  鼻尖上的“闻臭师”

  ●闻臭师有“狗鼻子”?

  ●肝和鼻子一样重要?

  ●常闻臭算不算工伤?

  你呼吸的空气安全吗?空气中的异味是否让你不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这么一群新(奇)兴(葩)职业者,通过鼻子对采集回来的气体样本进行嗅辨,就能初步判定这些气体是否可让人接受。他们叫气味评价师,也叫嗅辨师,俗称“闻臭师”。他们用鼻子来改进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狗一样灵敏的鼻子”?

  在科学检测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检测可以依靠机器完成,我们为何还需要“闻臭师”?“闻臭师”解决的问题与舒适度有关。比如,某件产品的相关数据经检测达标,但仍可能会产生令人不适的异味。如何改进,增加人体舒适度,就要动用“闻臭师”的鼻子了。

  提起“闻臭师”,许多人的第一感受就是,他们有着“和狗一样灵敏的鼻子”。狗的鼻子是天生的,闻臭师的灵敏嗅觉也是天生的?非也!

  胡振龙是深圳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闻臭师”。在他看来,要成为合格的“闻臭师”,主要靠练。

  “一般来说,在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基础筛选后,培训就开始了。经过三轮的培训后,再考核。”胡振龙介绍,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专门培养嗅辨师的专业,而“闻臭师”,一般也是从有理化专业基础的人中选拔。

  “闻臭师”的培训也不神秘。据介绍,培训时一般会给出三份正丁醇溶液(无色有酒精气味),要求培训者分别嗅出每份溶液的气味强度。培训者也被要求对气体舒适度有辨别能力,需准确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锅巴气味、成熟水果香和粪臭这5种气体。

  气味看不见摸不着,辨别气味如何练?“培训者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对给出的三份不同浓度的溶液闻一闻,让鼻子对气味有印象,最终形成条件反射。”胡振龙坦言,想做合格的“闻臭师”并不容易,在训练中,也常常会出现闻不出差别的情况。当初和他一同参加培训的十多个人,只有七人顺利过关。“不过关的主要原因,就是嗅觉不够灵敏,虽然他们都能闻到刺激气味,但对强度把握不足”,胡振龙说。

  一天最多闻十个样品

  胡振龙所在公司目前共有6位“闻臭师”。他说自己和同事们一样,当“闻臭师”并非专职,平日里他主要负责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只有接到嗅辨任务时才到实验室帮忙。

  嗅辨是个技术活儿。

  “举例而言,我们(公司)主要检测的是汽车材料特别是内饰件气味是否合格,也会对纸板、食品接触材料等进行气味评价。操作上,会根据检测标准,剪取一定质量或面积的样品,然后放在玻璃瓶或不锈钢瓶中,模拟三个不同的环境进行检测。”胡振龙介绍,三个不同环境一般分为常温加水、40℃加水以及80℃干态。其中,对于常温和40℃的环境,需要将样品放置其中存放24小时,而80℃的环境则需要保存2小时。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如何保证“闻臭师”的鼻子每次都很灵?胡振龙说,每次任务,公司一般安排3-6个人检测,每人坐一个隔间,独立对气味进行评价,“就像打公共电话”一样,互不干扰。此外,嗅辨师对检测环境也有要求,除了没有异味,还要保证室温25℃,湿度保持在50%的恒定环境下。

  胡振龙说,虽然嗅辨师是评价气味的专业人员,但气味闻多了,难免也会头疼胸闷,鼻子也不如之前灵敏。因此,实验室一般不建议嗅辨师一天嗅闻超过10个样品。

  胡振龙的同事曾鑫回忆起第一次当“闻臭师”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相关链接:

揭秘APP偷流量黑色产业链:制作者日赚33万元
刘晓庆出书揭秘入狱始末 跑龙套还千万债
监狱揭秘:犯人月消费最高800元 辣食品最受欢迎
揭秘野味背后产业链:交易时有暗语 获利超10倍

相关链接:
揭秘野味背后产业链:交易时有暗语 获利超10倍
监狱揭秘:犯人月消费最高800元 辣食品最受欢迎
揭秘:豆腐最养生的7种吃法
刘晓庆出书揭秘入狱始末 跑龙套还千万债
揭秘APP偷流量黑色产业链:制作者日赚33万元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编辑:王秋芳]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