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的种菜大棚

村民在大棚查看苦瓜长势
发动全村成立农业合作社 六年收入增四倍
统历岭村村长洪光益介绍,村中的土地较为肥沃,很适合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时令蔬果,但村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农田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村中耕地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由于缺乏灌溉系统,村民们只能种植甘蔗、木薯、芝麻等需水量较小但经济效益低的作物。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仅有4千元。
村子要发展,就必须完善灌溉系统。洪光益在心里算了一笔帐:为一户人家独立安装抽水设施大约需要2至3万元。全村70余户人家都独立安装抽水设施,就需要投资200余万元。但如果通过建水塔,在农地安装地下管网的方式铺设灌溉系统,成本只有50余万元。如果只靠村民们“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只有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力,才能实现全村致富。
在2008年5月,统历岭村开始筹备成立农业合作社。至该年10月,海口统历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村民们集资建设了现代灌溉设施,有效地使亩产值从1000余元增至5000余元。
经过6年多的艰苦打拼,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民蔬菜种植合作社,迅速崛起成为海口市有名的蔬菜种植实体,并成功实现了种植管理模式的对外输出,成为我省首个实现种植模式“吃螃蟹”的合作社。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较2008年增加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