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琼崖红军在云龙墟完成改编 见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2015-04-27 15:38

  一个旗帜性的人物

  回望历史,意义重大的云龙改编绕不开一个人物,那便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始人、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

  说起冯白驹将军的故事,冯尔动的目光久久地望向前方,仿佛要把自己也拉回到堂叔顽强斗争的岁月中。

  “在谈判改编的过程中,将军还曾被国民党抓捕入狱,手脚被戴上镣铐,并多次审讯,但他坚决不妥协。”冯尔动说。

  1937年9月,与琼崖国民党谈判2个月,依然毫无进展后,冯白驹为了及时掌握海口谈判的情况,领导谈判桌上与国民党的斗争,特委驻地从琼山县演丰乡迁到塔市乡。

  冯白驹与妻子曾惠予在入住塔市乡的当晚,便被琼崖国民党逮捕。中共中央获悉冯白驹被捕的消息后,周恩来、叶剑英分别与国民党当局交涉,最终迫于各界压力,琼崖国民党当局释放了冯白驹。

  1938年9月,日军铁蹄踏向琼崖,开始轰炸海口、府城。琼崖革命形势到了异常严峻的时刻。冯白驹挺身而出,直接找到国民党驻琼的守备司令王毅谈判,陈述琼崖形势和合作必要性。在冯白驹的努力下,琼崖两党达成合作抗日协议。

  “当时红军集中改编的地点和改编后的驻地选在云龙,也是得益于冯白驹的建议。”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达民说,云龙位于琼山至文昌的公路干线上,交通方便,共产党组织较坚强,群众基础好,是革命老区,有利于战时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革命岁月里,血与火铸造出的红色精神值得每个人铭记传扬。

  1980年左右,云龙改编旧址仅有一个青石垒砌的纪念碑,老同志们带头捐款,机关、集体也参与捐款,云龙改编旧址上建起了布展的房间、亭子、“琼崖抗日先锋”雕像。2010年,整个纪念园再次迎来改建,修葺一新的纪念设施让人耳目一新,布展内容也不断丰富。

  为更好地宣扬红色文化,从2014年开始,云龙镇成立了红色文化讲解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改编旧址和冯白驹故居的参观者提供义务讲解。云龙镇党政办主任、团委书记杜文斌说,下一步打算将红色文化讲解服务队志愿者对象扩展至中小学,同时进一步丰富布展,加大宣传,让云龙成为那段历史的一个承载物,让更多人铭记那段历史。

  以热血为帜,以铁骨为杆,我们相信,“23年不倒”的红旗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深情讲述中,成为每个海南人心中永远不倒的旗帜!

相关链接:
琼崖红军在云龙墟完成改编 见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1947年10月20日,琼崖革命转向运动战反攻
琼崖纵队老战士吴坤美忆革命岁月:深入虎穴俘虏敌军
琼崖纵队歼敌4000余人缴获迫击炮8门 解放3座县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缪影影] [编辑:李帅锋]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