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琼崖人民抗日第一枪在潭口渡口打响 唤起抗战热情

2015-04-27 15:34

  巧妙阻击

  八十勇士与时间赛跑

  为什么选择潭口打响迎击日寇第一战?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琼崖独立队的指挥员们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选择了最合理的战术策略,发挥了高超的军事艺术。

  在符荣鼎的回忆中,冯白驹说得很明白:“海口如果被占,敌人必然经潭口渡江东进。”准确判断了日军的作战心理和潭口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从云龙到潭口仅10华里,而从府城到潭口约30华里,一中队有足够的时间组织设伏。

  据云龙镇委委员李锐介绍,当时独立队的力量依然很弱小,仅有1个大队建制300多人,下辖3个中队和1个特务中队,被派往潭口进行阻击的一中队仅80多人。如何用这样的力量迎战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日军?

  “琼崖独立队打仗很聪明,潭口东高西低,东岸很不好攻打。”冼因云说。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潭口两岸地势果然完全不同。西岸是一个不高的缓坡,离开东岸不远,却是约20米高的陡坡,而且坡上林木葱茏,十分适合隐蔽设伏。

  “当时是由我们村的交通员冼开章引路,上午就赶到了潭口,并带着部队到东岸高地上埋伏。”玉仙村村民小组长冼因思提起这段历史,一脸自豪。据《玉仙村革命斗争史》记载,当时这一带是琼崖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革命觉悟高。在冼开章为部队领路设点埋伏的同时,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玉仙村也组织了村中青壮年拆炮楼、挖战沟,协助部队构筑工事。

  待人们准备就绪,日军果然在攻占府城后向着潭口推进。当发现渡口东岸有独立队驻守,嚣张的日军也不敢贸然渡江,派出飞机轮番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和扫射。

  “石头下面就是当年日军飞机轰炸留下的弹坑。”一条小路旁,拨开枝蔓缠绕的草丛,冼因云用手轻轻拂去一块大石上的灰土,露出“此为日军侵琼铁证”等字样。这里正好可以俯瞰江面,根据记载正是当年一中队最初埋伏射击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第二小队四班班长李文启左脚被一颗炸弹炸断了,终因流血过多牺牲,成为独立队抗击侵琼日军第一个牺牲的烈士,也是这场战斗中唯一牺牲的我方战士。

  赢得时间就是胜利!根据符荣鼎的回忆,独立队的指挥员马上决定改变战术,只留少数人守在渡口,并装饰一批假目标,其余的人则往有利地形隐蔽,和敌机打起了游击:敌机俯冲时,战士一起对敌机进行射击,在敌机回过头再轰炸之前,立即转移到后面的丛林里。

  就这么对峙了一整天,敌人无法前进,傍晚时停止了进攻。此时,全体指战员才奉冯白驹之命撤出阵地。日军侵琼的嚣张气焰得到了打击,大批从西岸逃出来的民众也在此时转移,逃过了日寇的魔爪。

相关链接:
琼崖纵队老战士吴坤美忆革命岁月:深入虎穴俘虏敌军
《琼崖曙光》巡展活动29日开幕 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
国共海口谈判:琼崖纵队错失与韩练成接线
《琼崖曙光》巡展活动29日开幕 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
琼崖纵队歼敌4000余人缴获迫击炮8门 解放3座县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许春媚] [编辑:李帅锋]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