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农村结婚真有这么难吗?海南1女子1阿公2媒婆联手骗婚

2015-04-17 10:32

    延伸阅读>>

  是天真轻信还是无奈一搏?

  近年来我省西南部地区骗婚案频发,折射出农村贫困大龄男青年结婚难易被骗等问题

  昌江和东方的这几起骗婚案,并非孤例。

   2012年8月,儋州市大城镇,一名30多岁的男子被骗8000元彩礼;同年8月,42岁的屯昌县西昌镇土龙村残疾男子遭遇骗婚;在海口,曾发生4名男子被两名女子合伙骗婚,损失32万元;2014年,三亚3名男子也遭遇骗婚……

  骗婚案件频发所折射的现实问题是,家境贫困的高龄农村“剩男”结婚难,为骗婚案件提供了空间。

  骗局特点

  利用“拜公”“办酒”

  卸下对方最后防线

   “这些找对象的人是有防备的,一说到钱,往往就防备了,但对方设计的圈套也是环环相扣的。”昌江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其才分析,诈骗团伙往往先安排短暂见面,用容貌吸引对方,然后通过网络聊天取得对方信任,并表达愿意和男方交往,钓男方上钩。当男方认为这桩婚姻将成时,再用“拜公”、“办酒”击垮男方最后的防线。

   “媒婆利用了风俗,一般而言,拜公了就相当于是结婚了,类似拜堂了。”张其才说,这时,男方往往以为事成了,放松了警惕,犯罪嫌疑人再找借口离开。而在去年三亚发生的3人被骗婚的案件中,和“拜公”这一环节安排相似的是“办酒席”,3名被骗者与女方办了酒席,女方取得礼金等后,男方的警惕性降低,当发现被骗时,女方已经不知所踪。

  多起骗婚案件中相似的是,骗婚人员在骗得礼金等钱财之后,会用“亲人出车祸”、“需要去拿身份证”、“去借点钱来办酒”等借口一边拖延,一边迅速失踪,失去联系。

   “家庭地址”和“亲人”往往是虚假的。“他们认为洪阿公这种年纪老又残疾的,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张其才说,事发之后,洪阿公一口咬定不知情,这些被骗者往往也拿这名阿公没办法。此前发生的另一起骗婚案中,女方带男方回的家是临时租来的。

  身份也往往是虚假的。有时候,诈骗者会刻意托词忘了带身份证等,用假名行骗;也有一些案例是女方办了假身份证,受骗人待发现被骗去查身份证才发现是假的。

  “虚假身份是他们进行诈骗的外衣。”张其才说。

相关链接:
女子骗婚频出嫁 6年先后“嫁”给7个省22个男人
男子谎称开彩票站上网骗婚 结婚前骗走女子35万
结婚前夕女友失踪 海口男子遇“骗婚女”被骗8000元
江西男子冒充军官海口骗财骗婚 获刑三年半
海口一女子称被骗婚骗钱财200多万 嫌疑人已取保候审
河北一名六旬老汉指使情妇骗婚并诈骗被刑拘
认为丈夫是同性恋自己被骗婚 海口女子起诉要求离婚
男子与情人合计骗婚 算命先生遭算计被抢5万
已婚女冒充未婚富二代 骗财骗婚被丈夫揭穿
妙龄美女连嫁4人骗礼金!屯昌小妹勾结媒婆上演骗婚大戏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 [编辑:李帅锋]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