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湖州三仙草,芦苇笋野芹和野蒿”。芦苇笋是时令野菜,亦能腌制贮藏,富含天然营养,历来是洞庭湖区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地人及时调整芦苇产业战略,芦苇笋食品加工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顺势而生,沅江芦苇笋民营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芦苇笋是芦苇的幼茎,植物学名称叫“南荻笋”,苗期如同韭菜,割后复生,每年阳春三月采摘,采摘期只有15天左右。图为2015年3月,来自湘西凤凰腊尔山的采笋大军进入洞庭湖沅江漉湖芦苇场采摘芦苇笋。
老吴头(右一)是湘西吉首人。2014年,他带了500多名老乡下洞庭收割芦苇,对于湘西大山深处的苗家人而言,每年在洞庭湖区收割芦苇的收入是他们一年农事当中最大的一笔收入。今年采芦苇笋老板人手不够,一个电话过去,老吴头就带了一百来个老乡来帮忙采摘芦苇笋。
采摘芦苇笋和收割芦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芦苇笋需要用手掰才不会影响芦苇的再生长,只有路边零散可废弃的芦苇地才允许用刀具割收。图为2015年3月27日,苇场管理员小曹在教外来农民工采摘芦苇笋的方法。
龙大妈来自湘西吉首凤凰县,去年冬天也在这里收割芦苇。碗口粗的一捆芦苇笋苗,龙大妈稍用力一拧,就拧出一把嫩嫩的芦苇笋杆。“采芦苇笋比砍芦苇轻松多了咧,天气也没冬天那么冷。”龙大妈说。
剥芦苇笋需要先用锋利的刀具划开芦苇笋表层,再层层剥出笋芯。新采摘上来的芦苇笋原料在第一时间里被运往各芦苇笋加工点。图为2015年3月24日,沅江市共华镇黄土包村的村民在剥笋芯。
芦苇笋芯莹碧如玉,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煮沸焯水去苦后,芦苇笋变成了鹅黄色,这时便可以出锅用清水漂洗,再浸泡起来留待食用。图为2013年3月,沅江市万子湖乡的渔民在自家泵船上用传统方法腌制芦苇笋。
芦苇笋初加工没有复杂的加工流程,近乎原始的加工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芦苇笋内存留的天然养分。
家住南洞庭芦苇场的王秀莲担着自家腌制的新鲜芦苇笋乘船来到沅江,准备去菜市场出售。“过年的时候新鲜芦苇笋能卖到10元1斤呢。”王秀莲话没说完就急匆匆赶路去了,生怕耽误了卖芦苇笋的时间。
阳春三月的南洞庭湖,到处可见运送芦苇笋的船和车。
邵师傅今年52岁,沅江漉湖本地人,在芦苇荡里开货车拉芦苇已经8年了。往年拉芦苇年收入3、4万,现在开春又多了笔拉芦苇笋的收入,一年下来光这两笔收入就有6万多元。
熊吉祥(左一)的芦苇笋加工厂2015年正月初八开张,尽管当时厂房还没建好。“芦苇笋生长快不等人,先忙完这一季采摘,以后再慢慢研制芦苇笋系列产品。”熊吉祥说。
相关链接:
阳光下的芦苇芦苇幻象海云间
都市里难得一见的野芦苇露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