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十八大后41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

2014-08-24 12:45

【延伸阅读】

    金道铭、令政策、杜善学,分属山西省委、政协、政府“三套班子”,他们的落马可谓“一窝腐败”。仔细分析这两年被查处的山西官员,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在令政策和杜善学被通报调查后,山西官场更加沉默了。一位过去常与媒体打交道的官员,在婉拒《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要求时,连说“现在不是时候”。

    早在今年2月和4月,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道铭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山西省委原常委申维辰先后落马,彼时有不少官员认为,基于稳定的考虑,山西的反腐或会“适可而止”。但中央的态度与这种预期截然相反,正在山西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似乎没有任何收官的迹象。

《中国新闻周刊》在对山西省五六位官员的采访中有一个体会,对于一些“满怀心事”的官员,他们的顾虑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央的这种态度,会激发出更多的举报;二是落马的人越多,自己被“咬”出的可能性越大。

    当前,各单位集中观摩反腐纪录片的频率在增加,邀请反腐专家作讲座的次数也在增多。

“反腐欠账”

    据《中国新闻周刊》根据公开资料所做的统计,十八大后,山西省共有26位厅级以上(包括副厅级)官员被调查。其中包括4位省部级官员。

26这个数字,只是统计了被官方或媒体通报了名字的违纪、违法官员,而实际上,有些官员受到查处但没有公布名字和身份,因此实际数字会更大。根据山西纪委、监察厅发布的数据,2013年,该省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1879人,其中市厅级干部26人,县处级336人。如果算上案件频发的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更为可观。

    这一数字,与中国另一个反腐重镇四川省并驾齐驱。2013年是四川省腐败案的高发年份,全年共有20位厅级、246位处级干部被纪检机关立案调查。

    从省部级官员落马的频率看,四川省在十八大后一年半时间内,有3位落马,平均每半年一位;山西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有4位省部级官员落马。

    一位受访反腐学者说,省部级官员的反腐成果,是各省反腐力度的风向标。原因是高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长串官员名单,效果恰似“连根拔起”,因而对当地的官场更具颠覆性影响。

    山西这一轮反腐之力度前所未有,一方面原因是中央推动非常坚决,另一方面是当地腐败问题沉疴多年。2月24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在向山西省反馈意见时提到,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利益,“查办案件和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有待加强。”“山西省内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巡视组建议山西省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省纪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加大办案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批评意味甚浓的表态。说山西“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批评其反腐力度欠缺之意。在强调省委的主体责任和省纪委的监督责任时,用了“切实”一词,谆谆之外,有提醒之弦外之音。

    随后,山西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发言中指出,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山西省在反腐败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新成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惩治腐败的力度和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媒体的镜头正好切到了金道铭的画面。他表情肃穆,大大的方字脸有点发僵,嘴角下拉,两个浮肿的眼袋非常显眼。

相关链接:
小学生身着汉服学礼仪 国学讲堂山西受热捧
山西打虎很给力 已有5位省级领导被查
山西落马"老虎"数创记录 中纪委破除反腐终点论
反腐无止境 两省官被查,山西再下“双黄蛋”
[来源: 人民网] [作者:王姝] [编辑:周才能]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