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苏-35S战机机首光电装置。
售后保障不是问题
事务性谈判之后就是技术性谈判,这些谈判包括苏-35S的价格,以及相关子系统、机载武器、交付时间、支付手段、人员培训等。俄罗斯法律规定,只有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有权向外国出口武器装备,故采购合同最终将由该公司与中方有关部门签署。现任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总裁是阿纳托利·伊塞金,其手下负责防空武器、航空武器、军用飞机等出口的副总裁亚历山大·米赫耶夫多次与中方签署过有关发动机、军用运输直升机出口的合同。
一旦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与中方达成苏-35S的正式出口合同,接下来的执行工作就由苏霍伊公司负责,即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准时、保证质量地向中国交付苏-35S,生产商则是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航空制造联合体(KnAAPO)。过去20多年里,KnAAPO与中国的合作非常密切,俄罗斯对华出口的苏-27SK、苏-30MKK、苏-30MK2都是由该企业生产的。
也许还有人会问,既然苏-35S的出口合同是由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签署,苏霍伊只负责生产,会不会引起售后服务方面的纠纷?就历史经验而言,苏霍伊公司有权直接与外国客户签订有关战机维护的合同,例如马来西亚空军采购的苏-30MKM战斗机就是由苏霍伊直接负责的,不用再通过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特别是对中国这个老客户,苏霍伊十分重视,还专门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与中方及时沟通,了解中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