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电视行业 笑傲港岛四十载
1965年,邵逸夫开始进军电视业。他与利孝和、余经纬及英资公司合资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选定1967年11月19日正式启播,并由公司最大股东利孝和出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则为常务董事。70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精明的邵逸夫立即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当时曾有人批评他误入歧途,邵逸夫却笑骂由人,我行我素。
邵逸夫入主TVB后出品了《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
1980年,因利孝和心脏病突发逝世,利氏家族又无心打理之下,改为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增持无线股权,成为最大股东。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电视明珠台和翡翠台,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集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时至今日,仍然是香港免费电视“一哥”。
邵氏大奖 媲美“诺贝尔奖”
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他对中国敎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敎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敎育和医疗项目。
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邵逸夫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硏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敎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两段婚姻
人们习惯于被港姐簇拥着的邵逸夫,因为他的旗下美女如云,但实际上,邵逸夫只经历过两段婚姻。
邵逸夫(左一)与结发妻黃美珍(前)等人在一起
邵逸夫与第二任妻子方逸华
他于1937年与年长他5岁的黄美珍在新加坡结婚,两人育有二子二女。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
邵逸夫的现任太太方逸华于1931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两人在1952年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直至1997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则是61岁。
但自从发妻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目前,邵逸夫的两个儿子均长居新加坡,在那里负责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则无接手的兴趣。
记事簿
私人资产估计超一百亿
邵逸夫叱咤影视圈和商界八十载,除了拥有邵氏兄弟和TVB两家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业,保守估计其私人资产值超过一百亿港元。
目前,他持有其上市旗舰企业邵氏兄弟公司74.58%股权,市值达56亿元,其持股市值有42亿元。同时,他通过邵氏兄弟公司和邵逸夫基金,控制市值超过200百亿元的TVB32%的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