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该名女子在上海新天地所拍摄的图片。
社会学家:性被过度开发利用是人文的悲哀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表示,“闹市裸拍门”事件,先不管其背后的动机如何,被成系列地放到网上,首要目的就是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什么社会,特别是网络社会,喜欢这类借触犯性禁忌来获得关注的事情?”顾骏说,这就证明性已逐渐不再是禁忌,性的问题正被过度开发利用。
顾骏说,人类的许多行为,包括服装、文学、艺术等的深层原因就是性。性是激发原创力的源泉,电影《花样年华》极尽手法渲染无性的缠绵,就是不捅破那一层窗户纸,异性交往的动力就不会衰减,这样的创作可谓唯美至极,而正式这样的暧昧给了观众无尽地遐想空间,这是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地对性的利用。但“闹市裸拍门”的方式,是对性无聊地、粗俗地开发,带来的愉悦感就大大下降了。即便是所谓的“行为艺术”也是低俗至极的。
当前社会,特别是网络平台,特别喜欢关注这种直白地对性的过度开发,这是人文的悲哀。顾骏指出,为了性而性,笼罩在性上面的那层朦胧美就荡然无存了,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原创力、想象力的缺失。“哪怕真的要拿性来炒作,也希望多点创意,只有3岁孩童才喜欢光着屁股满街跑,来逗乐大人们。”
对于“闹市裸拍门”,如若是个人自娱自乐,通过裸拍地形式记录青春的骚动,记录成长的历程,那么其选择的地点值得商榷,在行为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但如若是个人或者组织的炒作行为,在社会学家的眼中,就是一种“人文悲哀”了。
心理学家:缺乏基本社会认知表现欲偏轨
任何行为都有其心理动机和本源。对于“裸照门”女主角公然拍摄裸照的这种行为,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督导赵志韵表示,不排除有商业炒作和自我炒作的可能。而就这种行为本身来说,是缺乏基本社会认知自我功能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对于年轻人来说,有表现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受到社会约束的“超我”部分缺失,那么就分不清是非,以至于采取错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出现这种行为偏失的人,可能往往成长环境比较弱,缺乏重视和关心。即使她内在有展现自己的欲望,不知道用什么正确的方式来达到。
而针对网友分析是否该女子有露阴癖的变态行心理?赵志韵认为,一些网友尤其是女性看了这些裸照后表示愤慨,所以指责其是“露阴癖”。但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露阴癖男性居多,女性少见。从其拍照行为分析,更像是在展示自己,而非裸露生殖器寻求快感。此外,心理专家还指出,年轻人对于性感、性趣有需要是正常的,但是需要通过正常的途径来释放和平衡。
警方已介入调查裸照发端
东方网记者今天从上海警方了解到,目前,引起网络热议的“上海闹市裸拍门”事件,已引起警方的注意,并已开始介入调查,寻找裸照发端的源头。法律专家表示,网友们不要把“艳照门”当成八卦新闻一笑了之,而要从道德上约束自己,甚至从法律层面问题来认真对待。
相关链接:
新娘大胆穿轻薄裸露透视婚纱
警惕美甲的6大致命危害 指甲“裸奔”最健康
贾斯汀·比伯上海开唱 变身熟男半裸秀乐器
女大生求包养惨被穷男白嫖 裸照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