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喜迎党的十八大:以人为本 拆违建不拆民心

2012-10-23 14:37

  海口网10月23日消息(记者 李传华 实习生 郭雨鑫)违法建筑是城市的历史顽疾,也是损害城市形象的病根所在。龙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打违工作,紧紧围绕全市打违工程提出的“零增量、减存量”的工作目标,大力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巡查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制止了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行为,为旧城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以来,龙华区主要完成了滨涯村旧城改造抢建、小产权房性质的海王大厦、龙昆南路延长线薛村段违建等重点项目用地上的违建拆除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在实施拆违时,龙华区坚持“以人为本、民心至上”的原则,以理服人,依法拆违,结果是,该拆的违建拆了,但民心没有散。

  全区动员多部门协作开展打违

  8 月24 日,龙华区组织区党群机关、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五大办”、区城管、公安龙华分局、区联防、消防龙华大队、交警龙华大队等部门及各镇(街)共计1031 人,出动执法车辆约200 辆,炮机20 辆,一举拆除龙昆南路延长线薛村段约4000 平方米违建。此次打违行动是今年以来开展的最大的一次拆违行动,通过多部门联合拆违行动,有效打击了新建、抢建、扩建房屋等违法建设行为,制止了违建蔓延的势头。

  这只是龙华区打违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由于龙华区地处海口城市中心,打违工作极其繁重,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动员全区参与打违。区政府对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属地镇街、村(居)委会应负的责任,采取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抓落实,区政府与各镇街办以及城管、公安、消防、卫生等职能部门自上而下层层签订打违责任书,把违法建筑整治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

  多部门参与、协作实施打违是龙华区打违工作的一大亮点,他们建立健全了预防违法建筑工作的制度,组建了动态巡查队伍。区查违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城管执法、国土、公安、联防、卫生、供电、供水等部门组成的快速反应联动队伍,对发现的在建违法建筑启动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切断钢筋、暂扣工具和停水、停电处理;区城管执法局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行为,一律按照依法从严从快的原则及时立案查处,对依法应当拆除的,及时报区政府审批并组织强拆。

  此外,龙华区还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前置的打违方式,做到对违建预防在前,打击拆除在后,突出了城市主要道路、重点项目工程等重要区域及重点路段,针对新建抢建违法建筑多次反复出现的特点,政府及时发布查处通告,将新建抢建扩建违法建筑的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与偷建抢建强建“比速度”

  8月1日,龙华区组织近600人的执法队伍,对滨涯村顶风抢建的违法建筑实施了强制拆除。这是龙华区在一个月内对该村违建实施的第二次强制拆除行动。

  据了解,滨涯村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后,村民为了得到更多的旧城改造补偿,擅自在改造项目范围内使用各种手段日夜抢建违法建筑。为制止这一现象,此前,龙华区做了大量工作,但市民置若罔闻,龙华区及时“出手”,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拆除,有效遏制了违建蔓延势头。

  像这样的拆除行动,龙华区一年不知要组织多少次。

  由于地处海口中心区域,土地寸土寸金,偷建抢建强建非但屡禁不绝,反而有愈演愈烈,为此,龙华区政府与偷建抢建强建“比速度”,对违建露头就打。随着龙昆南路延长线的规划建设,违建就没一天停止过,龙华区加强巡查,一旦发现违建露头,就采取措施,保证了延长线两侧的“干净”。

  此外,龙华区还加大对小产权房的打击力度,将投资建房列为打击重点。

  坡博村182号海王大厦属违法建筑,占地680平方米,楼高20层,总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是坡博村内楼层最高、面积最大的一处违建。城管部门多次下达了《停工通知书》、收缴施工工具、拆除工地钢筋、采取断电等措施。但业主通过夜间施工、强行施工等各种方式,硬是将违建盖至封顶。现已成既定事实,但龙华区最终将其拆除。

  该拆的违建拆了但民心没有散

  日前,为确保冯小刚电影公社及景观控制带项目的顺利推进,龙华区政府组织区城管、联防、卫生等部门近500名执法人员,对严重影响省市重点项目推进的昌荣片区新建、抢建的5万多平方米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龙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拆除前就多次带队到现场调研,并制定了严密的强制拆除实施方案。区政府、镇政府和村委会提前介入,对违建业主和周边居民作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现场拆除工作十分顺利。

  这是龙华区在打违过程中的又一个实例。据了解,龙华区打违取得较大实效,但该拆的违建拆了,民心非但没有散,反而越来越赢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许多的违建业主也由“想不通”、抵触转变为配合,他们的制胜“法宝”便是用心换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违建业主的心坎上。

  龙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旦发现违建,各部门通力合作,挨家挨户去做“涉违”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让群众明白拆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次做不通工作,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他们的诚心和耐心换来了群众对拆违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纷纷加入自行拆违的行列。

  拆违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最累最苦的是战斗在一线的执法队员。为了加快拆违进度,执法队员主动帮助拆违户搬运、转移物品。同时仔细清场,将人员物品全部安全转移出来。一次,他们在拆除一家违法养猪场时,将场内的猪仔全部装进笼子运出来后,执法人员的衣服和脸上都溅满了灰尘和粪便。这些,老百姓无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改变着老百姓对执法人员的偏见,换来他们对执法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龙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邓宗坚很有感触地说,在打违过程最忌“硬碰硬”,教育违建业主自觉纠正自己的过错行为。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立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用真心赢得了民心。只有站在群众角度维护群众利益,才能得民支持!

  采访手记

  心里装着百姓

  才能换来百姓理解

  □本报记者 李传华

  眼下,打击违法建筑是海口城市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区都在“拔钉破难”,而且各区都有自己的“亮点”,而龙华区在打违过程中关注民生关注民心,做到该拆的违建拆了,但民心没有散,尤让记者感到难能可贵。

  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并作为工作推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只拆违建不拆民心、只拔钉不损民利,相信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龙华区违建拆了但民心没散的重要根源。

  由龙华区的打违经验想到城市管理这个话题,城管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诞生的,城管其实很难做,要把城市管好,势必会影响少部分人利益,会挨骂,管不好,大多数人又不同意,也会挨骂,属于两头受气的角色。但是,假如每一支城管队伍,每一个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都多动动脑筋,多想一些办法,多一些权衡,将“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从思想上彻底摒弃,改变以管理者自居的思维定式,牢固确立民本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尽可能以疏导式管理代替暴力式执法,体恤民情、施惠弱者,多做群众思想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执法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劝改、教育的温和方式,慎用罚款、暴力等强硬措施,城管这支队伍无疑就会得到更多百姓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来源: 海口网-海口晚报] [作者:李传华 郭雨鑫] [编辑:郑克姗]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