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8月22日消息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兰花之美众所周知,被誉为花中君子。三亚干沟村以种植兰花而闻名,村庄也如同这诗句中的兰花般妩媚。走进干沟村,一条宽敞的大道十分亮眼,道路侧面则是成片成片的兰花基地,路边小洋楼整齐地排列开来,延伸至远方。蓝天白云下,这个村庄向人们阐释着它的活力。一个以兰花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响应号召整合土地 村容村貌换新颜
干沟村位于迎宾大道两侧,由干沟、糖房、岭仔、高园四个村小组组成,是纯黎族村庄。总人口有1682人,共369户。
干沟村村委会苏副主任告诉商报记者,2003年前,干沟村仅有不足15%的农户有楼房,大多数农户都住平房、瓦房。村民靠种田养家糊口,每户每年收入不足千元。那个时候村中道路不通畅,大车进不来,只有摩托车才能开进去,村民想盖房子,砖瓦也都拉不进来。村庄常年与外界隔绝,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003年后,干沟村在三亚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开展文明生态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趁着这股东风,岭仔村、糖房村、干沟村相继完成土地整合,而后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出租发包土地、家庭旅馆、劳动力输出等经济形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到2010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5830元。村民摆脱了落后的生活状态,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苏副主任说,干沟村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本地人流、物流量都很大,因此村委会开拓出“村民自主创业,吸引企业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整合村民土地,逐步成片开发位置绝版的黄金地段,吸引清平乐房地产、加油站、3家汽车4S店等入驻本村,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从而扩大就业需求,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近百人。
近年来,干沟村利用闲置土地出让得到补偿款,美化环境,改善民生。目前,村中接通了自来水,改建一批厕所,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卫生条件,并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为55多户村民建起了沼气池,为他们提供生态环保能源,减少村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建设干沟小学、办公楼、文化室、灯光球场和村道,为农民营造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干沟村农民基本实现了“有一份产业、有一栋房子、有一份社保、有一笔存款、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的“五有”目标。
如今,干沟村人均年收入约为7000元,村集体收入100000元,家家户户都住小洋楼,八成村民开上了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