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门污水处理厂。
海口网6月5日消息(记者 余加亮 摄影报道)海口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大量污水流向何处?又是如何处理的呢?5月29日记者走进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探访了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
白沙门污水处理厂1999年10月建成投产,现属于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是海口6座污水处理厂中最大的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30万吨,担负着海口主城区的污水处理业务。
第一道工序:格栅拦截固态杂物
记者在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厂长黄辉的带领下,来到该厂南边的一个半地下式的建筑物前。水流的声音很大,远远就能听到沉闷的水流声。“这是进水泵房,海口主城区的所有污水通过市区管网及6个加压泵站,通过两个大的方形涵道最后汇集到这里进行集中处理。第一步是过滤。”黄辉说,进水分为两层过滤,第一层是粗格栅,可以过滤污水中宽度超过30毫米的固体漂浮物;第二层是细格栅,可以过滤宽度超过8毫米的固体漂浮物。污水中固体漂浮物包括木板、垃圾袋、菜梗、牙刷等。
记者看到,现场进水格栅分为两道,每道分为3组。携带着各种垃圾的污水源源不断地从粗格栅涌入,溅起水花。通过粗格栅的污水顺流进入细格栅。细格栅过滤的缝隙更细,许多逃过粗格栅过滤的垃圾到了细格栅就“被迫止步”。经过细格栅过滤后,污水的固体杂物基本被除掉,成为不含垃圾的污水。
被粗细格栅拦截下来的固体垃圾,通过格栅耙机清除,由输送机运送到地面的一个压实装置压缩脱水后,成为一个一个篮球状的干碎垃圾团掉进垃圾斗,随之被垃圾车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