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保时捷卡宴、奔驰GL450、宝马X5……8部进口高档汽车整齐的停放在一起,这不是某汽车博览会上的场景,而是海口海关查扣走私车辆的停放现场。
近日,海口海关披露一起走私进口高档二手车大案,走私分子通过伪造外企境外机构常驻人员身份资料骗取海关批文,走私进口高档二手汽车160余辆。今年1月,该案卢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0个月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该案成为全国海关首例以《刑法修正案》新增加的“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新罪名定罪量刑的成功案例。
私刻印章骗取批文走私高档汽车
2010年初,海口海关获得一条线索,海南有走私团伙利用外企常驻人员身份骗取海关许可,进口高档二手汽车倒卖牟利。经过几个月的情报搜集和调查,海口海关缉私部门将目标初步锁定为以陈某、王某为首的走私团伙。一张抓捕大网就此悄悄撒开。
2010年7月,海口海关缉私局将犯罪嫌疑人陈某和王某抓获。并在两人住处搜查到用以制作虚假材料的外资企业公章3枚、空白聘书、空白进境自用物品申请表、购车合同、发票等证据,当场查扣涉案车辆2部。
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是香港商人,自身不符合申请进口自用汽车“常驻人员”的条件。2009年,陈某通过王某伪造了某外资企业副总经理的职务证明及居住证、就业证等资料,骗取海口海关允许其进口自用车辆的许可批文,进口了一辆二手奔驰ML350越野车。尝到甜头的陈某和王某,之后便多次以伪造“常驻人员”身份资料骗取海关批文的手法,实际走私进境二手车14辆。
在侦查取证过程中,缉私警察发现曾经为陈某、王某伪造就业证明的罗某另有隐情,企图逃避追查。经过缉私警察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罗某交代了他还为一家汽车设备公司伪造常驻人员身份资料的犯罪事实,由此挖出另一个走私二手汽车团伙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