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对斑马线进行修补。 (记者 邢东伟 摄)
海口网11月17日消息(记者邢东伟 实习生高婵)记者连续三天系统报道了市民反映强烈的市区路段斑马线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高度重视,该支队黄乐明副支队长和道路设施管理大队云惟存大队长逐一回应上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16日上午,该支队还组织工人对市区多条路段褪色斑马线进行修补。
将着手整改通向绿化带的斑马线
正对施工单位招标有望年前动工
“对于市民投诉斑马线通向绿化带的问题,非常理解。”16日上午,黄乐明副支队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龙南路、秀华路等市区道路都是马路先修并建好绿化带后,附近的小区才逐渐开发起来,随着马路附近路段人车流量的增加,他们就根据交通管理的需要设置了斑马线,但这些绿化带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市政设施的管理又分属园林和城管部门,他们交警部门无权铲除绿化带,就出现这种现象。目前,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对园林、城管和交警等部门的协调,市政府已正式下文由交警部门根据斑马线设置的需要,对市区所有通向绿化带的路段进行开口建设人行横道。目前已经进入对施工单位的招投标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开工建设。
云惟存大队长也表示,由于斑马线通向绿化带涉及路段较多,资金有限,他们将先对市区居民集中、学校和医院门前等人车流量大的路段进行改造,然后再分批对其他路段进行改造。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爱心”斑马线未起预期作用
将加大整治车不让人现象并修补白色斑马线
针对“爱心”斑马线早已看不见的问题,黄乐明表示,由于去年初连续发生多起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当初借鉴国内各大城市经验在市区设立“立体”和“爱心”两条创意型斑马线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它看作交通安全的一种宣传方式,通过“爱心”斑马线来呼唤司机的“爱心”意识,注意礼让行人,但实际试行过程中发现并未对过往司机起到预期的作用,并且成本很高。
黄乐明还称,不少司机表示“爱心斑马线”外表貌似好看,但夜间反光性非常差,而国家标准的白色斑马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是非常醒目,这样更有利于起到提醒过往司机的作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黄乐明还表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斑马线本应该成为行人过马路最安全的地方,车辆遇斑马线应礼让行人的。针对本报报道的南沙路、滨海大道等多路段司机过斑马线不让人的行为,他们将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纠正一些驾驶员不规范的交通行为。
工人正在对斑马线进行修补。 (记者 邢东伟 摄)
立即着手恢复多条路段褪色斑马线
先修补行人密集的主干道后全市覆盖
16日上午10时20分许,记者在和平大道与海甸二东路交叉处看到,3名海南金鹰道路设施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处褪色的斑马线进行修补,他们利用机械从车辆上接出一些涂料对模糊不清楚的斑马线进行丈量修复。接着,他们又来到市十六小门前、海达路与海甸三东路等路段对褪色斑马线进行修补。
云惟存大队长表示,这些斑马线褪色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庆节“纳沙”和“尼格”等台风持续暴雨天气,导致市区多路段斑马线连续泡水;二是一些超重车辆的重压,导致斑马线脱皮褪色。国庆之后,他们已对国兴大道、人民大道、滨江路等路段的褪色斑马线进行修补。目前,主要是先对市区交通主干道进行修补,下一步将着手对新大洲大道、椰海大道等郊区路段和市内朱云路、南沙路等二级路段以及义龙路等小街小巷进行修补。
“斑马线是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保障,我们将尽快着手整改存在的问题。”黄乐明副支队长表示,在改进斑马线存在不足问题的同时,还希望广大行人和车辆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规范意识。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残缺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模糊不请的斑马线。 (记者 邢东伟 摄)
工人正在对斑马线进行修补。 (记者 邢东伟 摄)
工人正在对斑马线进行修补。 (记者 邢东伟 摄)
工人正在对斑马线进行修补。 (记者 邢东伟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