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菅直人却做成了几件事:党的资金透明化,党的干事长难以揽权越权,减少核电的依赖,推行与在野党分权的政策。在备受压力的最后七十几天里,他明确以“辞职三条件”为筹码,在“扭曲国会”的复杂条件下,成功通过了《公债发行特例法案》、《特别国债发行法案》和《再生能源法案》。这些法案的通过,在灾后增税问题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之前,为灾后重建铺平了道路。《再生能源法案》则使日本能进一步减少对危险的核电的依赖。日本民调表示,大多数民众希望继任者能继续推行菅直人的政策。
菅直人提出的“三条件”一旦满足,他就如约宣布辞官,他在这样时机上“撂担子”,更多彰显了政治诚信,是一种负责任的尽职。以其“迟迟不辞职”而斥其“恋栈”,现在看来是多么苍白无力。
穆迪数日前再次下调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降级”决定的理由之一就是日本政局不稳,难以形成一贯政策。但穆迪还是对日本的信用评级前景上持有“稳定”展望,这一正一负的表达,正是预感到菅直人推动的公债法的成功通过。正是日本这样一种内在的韧性,使日本虽经磨难,却没有最终演变为国家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