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正在左右美国的七大趋势

2011-07-19 16:19

  资料图片:7月26日,英国伦敦,“维基泄密”网站创立者澳大利亚记者朱利安·阿桑奇在记者会上手持一份英国《卫报》。“维基泄密”网站公布了长达20万页的9.2万份美国军方机密报告。这些军方报告记录了驻阿富汗美军不愿公开于众的“秘密”,包括联军144次“意外”杀死平民,美军全力掩盖塔利班已获得地对空导弹的事实,美军如何组织秘密“暗杀或俘虏”某名册上在列塔利班班级领导人等。

  秘密消失的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但我们已经在过去一年里看到的太多事例表明,这一天或许正在迅速逼近。就像在之前几年里一样,记者们去年又挖出了一系列原本希望能避开公众视线的政府秘密计划(诸如阿富汗财务丑闻、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巴基斯坦的无人机作战、美国加强国家安全设施的举措)。

  当然,还有后来的维基揭秘网与曝光的海量情报。行踪诡秘的朱利安·阿桑奇策划的这个网站包罗了各种信息,有伊拉克战争的日志,有关塔那摩湾监狱囚犯的资料,还有美国驻突尼斯大使馆发出的不光彩的电文,证实突尼斯政府内部腐败丛生。想把阿桑奇及其同伙送进大牢这一反应证明我们的政府并没有真正理解此事所反映出的技术与社会革命。

  但这并不是说华盛顿没有在缓慢地朝着透明的方向努力。在突袭乌萨马·本·拉丹的老巢之后,奥巴马政府开始公布此次大胆行动的诸多细节。白宫的动机很容易理解:奥巴马总统想要表明他的冒险行动得到了回报———而且谁又能责怪他呢?

  华盛顿同样希望继续保守某些秘密。对美国的秘密突击行动表示不满的巴基斯坦情报官员撵走了中情局驻伊斯兰堡的负责人。巴方要求中情局提供其驻巴雇员与合同人员的完整名单以及更多信息。如果维基揭秘网或记者很快为巴基斯坦提供了答案,你也不要觉得意外。

  迫使美国政府放弃对秘密外交的眷恋,也许就长期而言是个好事情,虽然在短期会引发痛苦。毕竟,以保密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就好像那些共守秘密的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本质上都很脆弱。

[来源: 新华国际] [作者:] [编辑:郑克姗]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