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农业之弊
“我们GDP成为全球第二,但农村还停留在原始状态。最近出现的墨染粉条、毒奶粉、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农村,只把目光盯在城市,忘记了农村的生产有多么低水平。”
这番话,并非来自于某位农村问题专家,而是以IT行业起家现在正在认真养猪的网易CEO丁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对记者说,“现在农村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种田,挣的钱也远不如打工的多,所以老百姓当然都喜欢种“省事田”。化肥撒下去就不管了,多省事呀。在中国种田已经变成了一种短期行为。”粮食生产况且如此,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可想而知。在劳动力、耕地等要素减少的情况下,过去一段时期农业的重心落在保供应的思路上,而基于标准化、组织化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投入相对较弱。
有评论指出,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生产能力衰落正在蚕食着中国农村那曾经充满活力哺育亿万人民的身躯,城市化进程带来农业用地的减少、粮食生产带来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挤出效应、地方工业生产带来的农地污染等等因素进一步在侵害着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村土地。村庄在人离开之后,就会慢慢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