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第一市场的海鲜摊 张美静摄
三亚第一市场的蔬菜摊 张美静摄
海口网10月26日消息 近日,一份“菜奴省钱攻略”走红网络,许多80后网友称,当了“房奴”“卡奴”后,如今遭遇蔬菜涨价,又成了“菜奴”,让人恨不得能把自己在“开心农场”种的菜摘下来下锅。
这份流传甚广的“菜奴省钱攻略”,令海南三亚市民李霞感同身受,并将自己在三亚买菜的省钱心得上传网络与大家分享。
攻略1:“赖”上批发商
批发商一般不做零售,但是如果顾客赖着不走,也可以“磨”出几斤菜来。
三亚鸿港市场是当地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商一般在晚上八九点钟开始批发业务。但是每天傍晚6时30分至7时,就有来自云南等地的外地菜运来。在这个时段找批发商软磨硬泡,就有可能打动批发商。李霞就有这样的经历。
攻略2:到码头买鱼
如果有时间,最好去小码头买新鲜的鱼。
三亚毕竟是个渔港,即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改变,一些习惯还在沿袭。譬如三亚市民阿强的太太就保留着去水居巷买鱼的习惯。
水居巷又名“疍家棚”,渔民们在附近打了鱼,就将船往岸边一靠,既无摊点费用成本,鱼还很新鲜。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除了这里,红沙码头也很受欢迎。东北“候鸟”丽萍告诉记者,他们家买海鲜都是到红沙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