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河南郑州一家五口住进中巴车 房主称很幸福

2010-10-13 10:03

  想过买房,只是到后来就不敢再想了

  住在这辆让他们“满意”的车里,有人曾追问刘宗英到底想不想有一套城里的房子。她低着头,轻声连说了几个不在乎。沉默半晌,她又突然抬起头,叹气说:“说不在乎是假的。”

  要知道,1996年夏天,冯增在老家的大瓦房里娶回刘宗英那天,曾对新媳妇表态,将来咱一定在郑州买套房。

  刘宗英说,冯增人老实,做事特别轴,说到的事都要做到,唯独这件事,他再也没提过。她觉得他想过买房,“只是到后来就不敢再想了”。

  1998年,夫妻俩来到郑州创业,冯增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箱去给人修车。为了帮丈夫干活,刘宗英只有深色的衣服,连条裙子都没买过。一个月两人也吃不上几顿热菜,几乎都靠咸菜馒头过活。

  不过,每天干活干累了,两人就靠在挡泥板上算今天的收入,有时算着算着都能乐出来。在老家种地的时候,一年只能挣750元钱,到郑州第一年,俩人就赚了3000元。

  冯增并不知道,正是在那一年,郑州市开始了住宅商品化改革。

  之后的日子,夫妻俩越干越顺,很快就开了自己的修理铺。冯增技术好,人也实在。时间久了,在那条街上,冯增的“友谊汽修”算是小有名气。到2005年的时候,一年的净利润已经能有5万多元,冯增甚至还花6000多元购买了一辆二手叉车,为店铺添了一份收入。

  但是,像许多勤劳而辛苦地在城市打拼的人一样,他们“一年挣得比一年多,但离房子一年比一年远”。在刘宗英的记忆里,房价几乎是踩着他们的肩膀涨上去的。

  2000年初,刘宗英推着自行车去采购配件,路过一家正在开发的楼盘。一个售楼小姐三步并作两步地赶了上来,拿着一张每平方米800元的楼盘的宣传单,一路追着刘宗英推销。实在推脱不过,刘宗英只能停下车,一五一十地告诉售楼小姐:“我也是从乡下来打工的,现在还买不起房。”

  结果售楼小姐当即“哼”了一声,扭脸就走了。刘宗英没说话,只是把那张宣传单从车筐里捡了出来,放进了包里。

  “印象特别深!就800!”刘宗英回忆道。

  夫妻俩第二次和楼盘打交道,已经是2005年了。那一年,冯增的修理铺生意格外好,甚至还请了四五个工人帮忙。刘宗英第一次动了买房的念头,但她怕自己穿的又脏又黑别人瞧不起,就给一个楼盘的售楼处打了个电话咨询。

  “2700!”没等售楼员接着推销,刘宗英就慌忙挂了电话,她算了算,自己只能买得起20平方米的房子。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林衍] [编辑:胡世福]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