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名人名枪展”今天省博开展 告诉你背后的故事

2010-08-28 09:23

 

  海口网8月28日消息 28日,“名人名枪展”在省博展出99支军事博物馆的馆藏枪械珍品,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使用过的枪,还有在世界和中国兵器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枪———第一种实用自动手枪、第一种突击步枪、第一种小口径步枪、第一种通用机枪……世所罕见,弥足珍贵,每支枪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海南枪迷朋友可前往一饱眼福。

 

  名人名枪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一代开国元勋在战火中浴血奋战,打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你可想知道,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曾使用过何种枪支武器?今天,国宝级的99支名枪首次在海南展览,记者提前探营,为您解读名人名枪背后的故事。

 

  据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兰介绍,这是我省首次举办枪械展,也是国宝级的名枪第一次来到海南免费与海南观众见面,展览分为峥嵘岁月、礼品枪、枪械发展史三部分。

 

  毛泽东试用过的步枪 1956式半自动步枪

 

  在布展完毕的展厅里,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兰指着那支“1956式半自动步枪”感慨地说:“毛泽东一生不会打枪,却能带兵打下江山”。

 

  1964年6月15日,那是个星期一,端午节后的第一天,全军“大比武”表演正在北京进行。此次“大比武”,被军界认为“是对全军军事训练的一次空前大检阅”。6月15日、16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贺龙、董必武、陈毅、彭真、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练兵场,检阅军事训练。济南军区某部参谋宋世哲,步枪速射40秒40发全部命中。这样的精彩表演,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从神枪手宋世哲手里,拿过那支“1956式半自动步枪”,从枪托看到枪刺,又举枪作了瞄准动作,这一历史性的瞬间,被摄影记者记录下来。就是这支枪,日后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还有卡斯特罗1964年赠送毛泽东一支“美国造M1911A1手枪”,由中国驻古巴大使从古巴带到中国。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中央办公厅将该枪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这支美国造M1911A1手枪,是古巴军队1963年在粉碎敌对势力进犯的吉隆滩战斗中缴获的。美国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在勃郎宁M1911式手枪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1926年6月定型命名,1935年投入批量生产,在美军服役一直到1985年。口径11.43毫米,枪长216毫米,枪管长127毫米,质量1.13千克,初速253米/秒,弹匣容弹量7发。

 


 

 

  朱德的“中国革命第一枪” M1896式警用型毛瑟手枪

 

   “中国革命第一枪”是一支德国毛瑟M1896式7.63毫米警用型手枪,枪的主人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朱德。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朱德所佩带的就是“德国毛瑟M1896式7.63毫米警用型手枪”。南昌起义之后,朱德佩带着这支手枪转战南北,并在手枪弹匣一侧刻下“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的字样。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朱德的毛瑟手枪移交军博,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邓小平与他的毛瑟手枪 毛瑟M1934式手枪

 

   1937年至1949年,邓小平历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29师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等职,一支德国毛瑟M1934式手枪伴随他南征北战。

 

   毛瑟手枪堪称德意志经典之作,举世闻名,但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过去鲜有报道的手枪,关于M1934袖珍手枪,德国人封了它一个比较有趣的别称“WTP”,是“男人背心小口袋里的手枪”的缩写,直译为“上衣小口袋”手枪。

 

   抗战时期的中国,不仅仅高级将领的卫队和基层指挥员配备,就是作战部队也大量装备。持毛瑟手枪奇袭、突击,在红军的战例中非常普遍。对于活动在敌后的我各抗日游击队、武工队来说,既便于携带,又有很强火力的毛瑟手枪,就更是勇士们的必备利器。有人这样来形容毛瑟手枪:“就像左轮手枪对于美国西部牛仔一样,毛瑟手枪也已成为我敌后武工队员的最明显的标志了。”

[来源: 海口网-海口晚报] [作者:湘竹] [编辑:陈肖梅]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