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8月26日消息 计划于8月28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的《名人名枪》展,将有99支军事博物馆的馆藏枪械珍品亮相。昨日,这些与共和国开国元勋、高级将领和武器发明家的名字、业绩紧紧联系在一起,述说着一个个感人故事的文物抵达海南省博物馆。那些在世界和中国兵器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枪——第一种实用自动手枪、第一种突击步枪、第一种小口径步枪、第一种通用机枪……世所罕见,弥足珍贵,将让海南的广大枪迷有机会一饱眼福。
毛泽东试用过的半自步枪
1964年全军大比武,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5月15日在北京观看北京军区、济南军区汇报表演。当看到济南军区某部参谋宋世哲步枪速射40秒40发全部命中时,毛泽东主席十分高兴,随即接过“神枪手”使用的步枪进行瞄准。
这支1956式半自动步枪(一级文物)系中国制造,仿苏联CKC式半自动卡宾枪,1956年定型投产。口径7.62毫米,枪长1025毫米,质量3.75千克,初速735米/秒,战斗射速35-40发/分,有效射程400米,10发固定弹仓供弹。
朱德使用的毛瑟手枪
M1896式警用型毛瑟手枪(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国革命第一枪”,因它的主人朱德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27年8月1日,朱德拿着这支德国毛瑟M1896式7.63毫米警用型手枪,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此后,朱德佩带这支手枪转战南北,并在手枪弹匣一侧刻下“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筹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时,朱德的毛瑟手枪移交军博,作为那次伟大壮举的直接见证,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该枪系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口径7.63毫米,是M1896式的变形枪,枪管由132毫米缩短为97毫米。枪长268毫米,初速400米/秒,有效射程50米,10发固定弹匣供弹。
刘少奇使用过的勃郎宁手枪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少奇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参与制定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战役的指挥。期间,他佩带的就是这支1910式勃朗宁手枪。解放后由中央警卫局保管,1980年移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FN勃郎宁1910式手枪(一级文物)系比利时FN公司生产,口径7.65毫米,枪长152毫米,质量0.6千克,弹匣容量7发,初速282米/秒。因枪口固定圈上有压花,在中国俗称“花口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