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形势波澜多变,众多事件扑朔迷离,令人生发世局渐欲迷人眼之感。
先是3月26日晚,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巡逻时因发生爆炸而沉没。随即引发朝韩两国关于沉没原因的“口水仗”。“天安”号沉没成谜?调查结果能否说服各方?
接着俄美间谍案闹得沸沸扬扬、真真假假,让人真假难辨。俄罗斯用包括核专家在内的4名西方重量级间谍换得10名小特务,到底是赚还是赔?奥巴马早就对调查和逮捕俄间谍的来龙去脉“门儿清”,却为何一直守口如瓶,又为何选在6月28日对外公布?
俄罗斯间谍引发的风波尚未散尽,华府另一桩“谍事”已然登场。15日,事件主角——失踪1年多的伊朗核物理学家阿米里返回祖国,怀抱爱子痛诉当时遭美国特工“绑架”的不堪经历。是英雄还是叛徒?是遭人胁迫还是投怀送抱?是一心爱国还是出尔反尔?阿米里与白宫给出的答案截然相反,但正是因为定论迟迟无法做出,才为这桩“谍事”填充出深具戏剧性的情节,从而吸引更多眼球,正如俄罗斯美女间谍安娜·查普曼在美国留下的婀娜倩影。
上月,美国知名泄密网站“维基解密”披露了9万多份美军机密文件,众多鲜为人知的阿富汗战争内幕随之曝光。“维基解密”是如何获取到众多机密文件的?它的钱从哪来?“维基解密”究竟如何解密?
8月4日,关于内贾德遇袭的消息大量涌现,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遭遇此类事件。奇怪的是,关于此次遇袭事件的报道,各方说法却大相径庭,互不一致...
未解谜团之一:“天安”号到底是怎么沉的?

资料图片:4月24日,在韩国白翎岛附近水域,工作人员在打捞“天安”号警戒舰舰首。韩国军方打捞人员当日将上月沉没的“天安”号警戒舰舰首残骸打捞出水。一些军方官员说,以船首部分裂口形状为依据分析,外部冲击导致军舰沉没。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3月26日晚,韩国“天安”号在船尾发生爆炸后沉没,爆炸原因不明。沉没地点位于西部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艇上当时有104名海军官兵。
韩国总统李明博召集紧急安保会议,要求迅速、彻底调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艇沉没事件。
27日上午7时30分,李明博再次召开紧急安保会议,要求“在考虑到所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实施迅速且彻底的调查”并要求军方尽全力搜救。
李明博还指示政府及时向六方会谈有关各方通报事态进展。

3月27日,一艘韩国军舰(前)与一艘韩国海事警察巡逻船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执行搜救任务。韩国YTN电视台27日援引总统府青瓦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26日晚沉没的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很可能是因遭遇水雷而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破洞最终导致警戒舰沉没。新华社/路透

4月15日,工作人员在韩国白翎岛海域打捞沉没的“天安号”号警戒舰的舰尾部分。当地时间15日下午1时14分(北京时间12时14分),由韩国军方和民间组成的打捞工作组利用大型起重机将“天安”号警戒舰舰尾打捞出水后,成功放置在驳船上,接下来将正式开展失踪者搜寻工作。新华社/法新
韩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16日说,韩国政府和军方将“天安”舰事件视为国家安保工作的重大事件,将尽力作好善后工作。
金泰荣说,政府和军方视“天安”号事件为国家安保工作的重大事件。为查明原因,由军方、民间和外国专家组成的调查团正在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将彻底查清事故原因,消除所有猜疑;将根据调查结果,明确、断然地采取应对措施”。
韩国民军联合调查团共同团长尹德龙16日上午在国防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针对“天安”号警戒舰舰尾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天安”号因内部爆炸、触礁、船体老化而折断的可能性很低,外部爆炸的可能性更大.

韩国天安号军舰舰艏被打捞出水准备运上大型驳船
4月16日:韩媒称朝鲜内部宣传“天安”舰事件为韩国自导自演

图为5月19日在韩国平泽展示的“天安”号警戒舰残骸。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据韩国媒体报道,《开放朝鲜广播》4月16日报道称,朝鲜在内部宣传称,“天安”舰事件为韩国自导自演。
报道援引朝鲜消息人士的话说,朝鲜当局最近针对高层干部进行的一次讲演中说,“天安”舰事件是“敌对势力”为证明对朝敌对政策的正确性而一手酿成的苦肉计.

5月20日,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成员展示在事故海域搜集到的证据。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朝鲜中央通讯社17日发表军事评论员文章说,不久前发生的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与朝鲜无关。
文章说,最近,韩国当局和媒体在没有调查清楚“天安”号警戒舰沉没的原因之前,公然把该事件与朝鲜方面联系在一起,这是“愚蠢的行为”,其目的是摆脱韩国国内的政治危机,证实其推行的对朝对抗政策的“正确性”,并助长国际社会的对朝制裁气氛,阻碍朝鲜正在大力推进的经济建设。
文章说,“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是韩国军方“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事故”。韩国试图把这一事故的责任转嫁到朝鲜头上,这是韩方“在其陷入困境时惯用的伎俩”。文章表示,朝鲜方面正保持高度警惕,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5月20日,在韩国首尔国防部会议室里展示着说明“天安”号沉没原因的物件。当日,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正式调查结果称,综合各种证据来看,韩国海军的“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驻韩美军司令沃尔特·夏普6日说,应韩国方面要求,美军已经开始与韩国有关人员联合调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沉没的原因。
面对大批媒体记者,夏普说:“美国和韩国正在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待沉舰打捞出水,一支由韩国和美国最出色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将确认事件原因。”
夏普强调,美方认为此次韩舰沉没事件与朝鲜没有关联。“驻韩美军联合司令部和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每一天都在观察朝鲜方面的动向,我们要再次对外强调的是,我们没有发现(沉船)当时有任何(朝方)异动。”

5月20日,在韩国首尔火车站,市民们在候车室观看电视直播。当日,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正式调查结果称,综合各种证据来看,韩国海军的“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20日公布的正式调查结果说,综合各种证据来看,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到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朝鲜国防委员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韩国公布的这一调查结果。
军民联合调查团当天说,综合“天安”号受损形态等现场物证、人证分析结果,“天安”号由于受到燃气涡轮室左舷下半部遭受感应式鱼雷在水中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和“泡沫喷射”效应影响,舰体折断沉没。攻击的鱼雷携带250公斤高性能炸药。

5月20日,韩国调查团人员在就事故海域搜集到的证据进行说明。当日,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正式调查结果称,综合各种证据来看,韩国海军的“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调查团还在“天安”号沉没海域搜集到了螺旋桨等鱼雷零部件,与朝鲜生产的CHT-02D鱼雷设计完全一致;在鱼雷内部发现的朝鲜文“1号”也与朝鲜其他鱼雷使用的字体相同;朝鲜在西部海域海军基地的部分小型潜水艇等在事发两三天前离开基地,在“天安”号遭受攻击两三天后才返回,而事发当时,其他周边国家的潜艇均在本国基地或周边海域活动。这些“决定性”证据表明,“天安”号受到了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
由于事发地点靠近韩朝有争议的海上分界线“北方界线”附近海域,沉没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韩国媒体都在猜测沉没事件与朝鲜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不过,韩国媒体随后即证实,事发地点虽然位于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但与“北方界线”仍有相当远的距离。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关于“天安”号出事的原因和过程,呈现出了部分清晰的轮廓,但仍有很多扑朔迷离之处。
首先是时间,韩国军方的表述一改再改,目前民间仍存异议。3月26日21时45分,这是李基植准将作为韩国军方代表最早宣布的事发时间,但他本人次日在国会作证时又将时间提前至21时30分。在“天安”号舰长崔元一举行记者招待会后,军方再次将时间调整到21时25分。而军方最新发表的事故时间,以最后通信记录和地震波为证,确定为21时22分。但有媒体披露,21时16分,一名船员在与家人通话时称“发生紧急情况”而匆匆挂断电话。青瓦台官员表示,这6分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军方会有个交待。
最大的悬案当然是原因。事件发生以后,“鱼雷攻击”“触发水雷”“内部爆炸”“自身缺陷”“乌龙事故”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各种论断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驳。还有人质疑“天安”号为何离开常规路线进入“浅水区”,是否执行“特殊任务”?

6月27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10名涉嫌在美国为俄罗斯搜集情报的间谍。第11名嫌疑人随后在塞浦路斯被捕,但保释后失踪。经过两周博弈,俄罗斯最终用4名在押的美国间谍换回这10人。7月9日13时左右,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机场,换谍完成,各自回家。
至此,这场号称冷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间谍案轰动开场、低调落幕。
“一开始美国人高调捅出10个俄罗斯间谍,有美女,有阴谋,有潜逃……很惊悚了,也很好莱坞,足够把全球媒体的眼睛从南非世界杯赛场牵回来。突然,两边政府选择灭火,交换,平息了。我们都等着看充满悬疑的谍战大片,但等来了一部皆大欢喜的轻喜剧。”


2004年4月7日出现在莫斯科法庭上接受叛国罪审判的伊戈尔·苏佳金肯定没有想到,他会成为美俄“交换间谍”的受益者。
据媒体披露,这些俄间谍的首要任务是搜集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俄政策的情报、美国核裁军谈判的底牌、对阿富汗问题的内部考虑、伊朗核计划对策以及随同总统出访或参与外交决策的美国官员的背景情况等。即便在美苏“冷战”高峰时期,也没有一次性挖出过如此庞大的间谍团伙。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特列宁认为,这说明美国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不满奥巴马的对俄“新政”,他们一手策划并导演了“间谍案”。
俄联邦安全局前局长、杜马议员科瓦廖夫以老特工身份挖苦美国:其一,11名间谍一起活动、相互了解,这不是太可笑了吗?其二,既然调查持续多年,为什么早不公布、晚不公布,偏偏选在俄总统访美后公布?其三,美方说俄间谍使用隐形墨水,通过秘密地点背靠背传递情报,现在都21世纪了,还会用这种老掉牙的方法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反俄势力想阻挠俄美关系“重启”。
有人说,以4换10,俄罗斯赚了。可是,决定特工价值的是质而不是量。据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季马科娃7月9日说,俄方用来交换的4人曾为西方情报机关效劳,他们承认对俄罗斯犯下罪行,经梅德韦杰夫签发总统令得到赦免。他们是:苏佳金,原军控和核武器专家,被控向美国出卖情报,于2004年被判处15年监禁;扎波罗日斯基,前俄对外情报局上校,因充当美国间谍于2003年获刑18年;斯克里帕尔,前上校,因充当英国间谍于2006年被判13年监禁;瓦西连科,前克格勃特工,1998年因涉嫌向美国提供情报而被捕,半年后获释,2005年因非法持有武器等罪被判处3年徒刑。
俄罗斯换回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在美被捕的10人在庭审时承认,他们为俄罗斯政府工作,但没有在美国有关当局登记。有9人承认自己是俄罗斯公民,其中7人在美国居留期间使用化名。唯一拥有美国籍的佩莱斯供称,她曾用隐形墨水写了封信交给接头人。而最显眼的“美女间谍”查普曼承认,她从一名俄国官员那里获得的笔记本电脑“在这次阴谋活动中坏了事”……
观察家们不禁问:俄罗斯用包括核专家在内的4名西方重量级间谍换得10名小特务,到底是赚还是赔?有人猜测说,俄罗斯早就不想再维持这10名“性价比低下”的小特务了,此刻正好趁机抛出,以节省开支。
俄方人士还猜测“美国有史以来最进步的总统”奥巴马在这件事上受到特工机关的蒙蔽。然而白宫办公厅主任事后在电视台说,总统对调查和逮捕俄间谍的来龙去脉“门儿清”,即使在与梅德韦杰夫会见时,他也是守口如瓶.

俄美间谍案主角之一安娜-查普曼如今受到家乡伏尔加格勒市的狂热追捧,有可能会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形象代表,甚至可能参加明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

2010年7月5日,美国《纽约邮报》用安娜·查普曼的艳照做头版。

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在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举行峰会不到72小时后就逮捕10名被控在美国境内从事非法情报活动的俄罗斯人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由于奥巴马政府一直把重启与俄关系当作重大外交成绩来宣扬,它觉得不能再让间谍事件演绎下去,从而破坏双边关系。据相关报道说,奥巴马对逮捕俄罗斯间谍的时间极为不满,他和他的决策顾问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美国用这10名俄罗斯间谍与俄罗斯交换了因间谍罪在监狱服刑的4名俄罗斯人。
据报道,美国方面很快向莫斯科提出了交换间谍的主意。中情局局长利昂帕内塔向俄方提交了一份4人名单,俄方很快便答应了。作为交易内容之一,4名在俄罗斯监狱服刑的俄罗斯人获释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美国在这整起事件中行事太匆忙有几个不利方面




美国媒体3月30日报道,去年夏天失踪的一名伊朗科学家已投靠美国,帮助美国中央情报局评估伊朗核计划。
核物理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失踪前在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马勒克-阿什塔尔大学工作。2009年6月,阿米里在沙特阿拉伯朝觐期间失踪。外界随后猜测阿米里已投靠美国。伊朗外交部则谴责美国特工绑架阿米里。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台30日援引中情局知情人士的话报道,中情局为拉拢阿里米已计划良久,阿米里已在美国定居。
报道说,中情局先前在伊朗通过中间人与阿里米取得联系,劝说他在美国重新安家。阿里米到达美国后,接受全方位“问询”,帮助美国评估伊朗核计划
7月15日,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去年在沙特阿拉伯失踪的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于当地时间15日凌晨飞抵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新华社/法新

伊朗国家电视台6月29日公布失踪核物理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的一段录像,后者称有人冒充自己,录制先前一段视频。
这是本月以来有关阿米里的第3段视频。阿米里去年6月前往沙特麦加朝圣时失踪。外界猜测他投靠美国,伊朗外交部则谴责美国特工实施绑架。
今年6月7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一段录像,自称阿米里的人在录像中说,他到沙特朝圣时被美国和沙特情报机构绑架。不久后,第二段视频现身网络,另一名自称阿米里的人说,他实际是在美国学习。
在29日视频中,自称阿米里的人说,网络上关于他在美学习的视频“纯属谣言”。他刚逃脱美国特工控制,正四处躲藏,呼吁联合国人权组织帮助他重返伊朗


7月15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抱着儿子出席新闻发布会。去年在沙特阿拉伯失踪的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于当地时间15日凌晨飞抵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新华社发(哈拉比萨斯摄)

7月15日,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前左)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去年在沙特阿拉伯失踪的伊朗核科学家沙赫拉姆·阿米里于当地时间15日凌晨飞抵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马姆-霍梅尼机场。新华社/路透

一家名为“维基解密”的美国网站7月25日公布了91000多份涉及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秘密文件,曝光阿富汗战争不少鲜为人知的信息。媒体称,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情报泄密案之一。
根据“维基解密”网站的说法,他们从一名美军情报人员手中获得了这些秘密文件,一共有91000多份。该线人利用手中的职权,将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之间汇总上来的情报刻成光盘传给了“维基解密”网站。
这些秘密文件主要包括大量的美军和北约部队的作战内容、行动,还包括情报人员给上级和国内发回的一些有关前线战报的反应,此外还有对当时阿富汗战争进展的评价等等。“维基解密”网站称:“不完全是情报,有很多就是介绍事实。”
在公布这些报告之前,“维基解密”将其分别提供给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和德国《明镜》周刊。三家新闻媒体25日同时刊登出关于此事的报道。
据悉,“维基解密”经常披露一些揭露政府和企业腐败行为的“内部文件”。那么,他们如何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