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厅厅长董宪曾:在我国没有建设先例,需积极慎重进行大量前期工作,经费暂按2亿控制 刘洪宇文/图
海口网7月14日消息:2010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交通运输大发展的关键之年。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环岛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三纵四横”公路网和“四方五港”的港口布局基本形成,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我省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海南的进出岛通道、岛内交通网络和旅游交通设施三大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前日,省交通厅厅长董宪曾就如何实现我省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 西环铁路 西环铁路计划2015年年底前建成
记者:“田”字型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
董宪曾:现在,我省田字型的外围“口”已形成。因为我省东部的东环铁路已进入后期收尾阶段,今年年底通车。西部的西环铁路2015年底前可建成。北部有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南部的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当中。而这个十字指的是海口至三亚(途经澄迈、定安、屯昌、琼中、五指山),以及万宁至洋浦(途经琼中、白沙、儋州、洋浦)的高速公路。“田”字型的高速公路网形成后,中部地区交通闭塞,现行交通运输满足不了运力的状况就会改变。
西环铁路建成后,海南将形成以环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省国道为干线、县道和旅游公路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岛内2小时交通圈。届时,从我省任一市县到另一市县,时间都会控制在2小时内。
关键词 州海峡跨海通道 海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年底完成
记者: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指的是什么?
董宪曾:完善进出岛交通设施,就是要将四面环海的封闭之岛变成交通顺畅的开放之岛,眼下最为迫切的是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正处于立项审批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并行阶段。由于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是一项我国没有建设先例的工程,技术复杂、投资巨大,还需要积极慎重地进行大量前期工作。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立即实施的建设方案,该项目尚未达到选择建设时机的条件。但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可于今年年底完成,经费暂按2亿元控制。省交通厅主动加强与广东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商,双方拟就琼州海峡集疏运体系、港口建设、琼州海峡运输市场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
关键词 外交通 江至海安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完工
记者:对外交通在我省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除了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外,还有没有其他缩短我省与外省之间距离的重要通道?
董宪曾:海南属典型的岛屿经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岛外,对外交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目前我省进出岛通道不顺畅,琼州海峡阻隔了海南与外地的联系,使得海南与两广高速公路尚未对接。因此,建造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现在,我们正着手开展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衔接,使海南真正融入到泛北部湾经济中。目前,广东湛江至徐闻海安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年底就可完工。届时,从我省通往湛江的路程将大大缩短。
关键词 河航道 争用20年打造“水上海南”
记者:我省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内河航道的?
董宪曾:海南共有大小河流154条,总长2000多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434.24km,其中达到等级航道标准的仅75.94km,航道通航里程343.04km。日前,我们正在做2010年-2030年的《海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计划投资13亿,力争用20年左右时间,以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文昌河、万泉河、三亚河等航运开发为重点,以旅游客运为主的内河航运。届时将打造出一片“人在画中游”的“水上海南”。
关键词 艇产业 紧编制海南游艇经济规划
记者:我省在游艇产业方面,将有怎样的措施?
董宪曾:游艇旅游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省交通运输部门正抓紧编制海南游艇经济规划,切实做好海南游艇业的科学规划和相应的立法工作。这需要规划编制部门、各业界代表和游艇协会等共同努力,认真研究并解决我省游艇行业目前存在的总体规划缺失、管理失控、游艇修造业落后、专业人才极度匮乏、法律法规不健全、基建程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更好地促进海南游艇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路 海口三亚农村公路全部完工
记者:目前,计划中的哪些农村公路还没有修好?什么时候能完工?
董宪曾:之前由于碎石供应紧张、配套资金压力大等原因,我省个别市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进度相对缓慢。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省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规划中尚存的60个项目、217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和规划遗漏的69个建制村、211公里里程的项目日前正式列入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海口和三亚的农村公路已全部完工。到今年年底,所有在规划中的建设村路都会修好。
关键词 港口建设 我省港口形成“四方五港”格局
记者:港口在市民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具体工作又该怎么做?
董宪曾:海运是我省对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约98%的进出岛物资通过海洋运输。
目前,“四方五港”的格局已在我省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着重突出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和三亚港四大重要港口建设,内与清澜港构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四方五港”格局,外与粤西、广西沿海港口形成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构筑与华南腹地、北部湾、泛珠三角地区、全国大陆连通,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关键词 海洋交通 形成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港区
记者:在海洋交通方面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董宪曾: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及相应的深水航道建设,形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港区。届时,我们将做好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工程、八所港新港区DCC项目码头配套扩改工程、三亚国际客运港邮轮码头近期综合工程、洋浦港四期工程、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专用码头扩建工程等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协助做好海南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洋浦港区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工程、洋浦LNG加工基地、文昌木兰湾石英砂及海洋地质调查补给码头项目办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
关键词 公路铁路“无缝衔接” 为百姓出行提供“门到门”服务
记者:今年年底,东环铁路即将投入运营,到时候公路和铁路能不能实现“无缝衔接”?
董宪曾:东环铁路在建设当中,我们会对沿途现有站点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运力,确保乡镇之间运力平衡。
根据站点格局布置情况,我们会抓紧做好公铁运输方式的转乘和衔接,使得站站结合,为老百姓出行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据了解,目前海汽正在做“站站结合”的配套规划布局方案。
关键词 沿海观光公路3 0公里旅游公路即将开工
记者:目前中线部分旅游景区无干线公路链接,交通建设方面有没有具体措施?
董宪曾:目前我省旅游公路、景区公路配套不尽人意,部分中线旅游景区尚无干线公路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省交通主管部门将全力编制好全省旅游公路规划,分段推进海南岛沿海观光公路建设,新改建300公里旅游公路,尽快打通景区景点之间的“断头路”以及主要宾馆、住宅区与旅游景区的连接线,尽快建成连接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所在市县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着力打造以南起三亚至海口的东部椰树海岸,经乐东至澄迈的西部金色海岸,经保亭至定安的中部生态旅游带的旅游新格局。
目前,长达30公里的西线高速公路连接昌江棋子湾的旅游公路已进入招标阶段,不久将开工。另外,黎母山、福山至马鸟等旅游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关键词 公路生态建设 公路绿化要彰显海南特色
记者:公路绿化方面,我省有没有和其他省市不一样的思路?
董宪曾: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公路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公路的建设标准和档次逐年提升,公路两旁的绿化率更是达到95%以上。但是光有花花草草不行,公路绿化还要彰显海南特色。如在重要路段或立交出入口,配合绿化景观设置雕塑小品等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海南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主题,形成一路一景的具有地域标志的特色公路。
展望 西线高速大中修争取年内开工
记者:在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方面,省交通厅在做哪些工作?
董宪曾:今年,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6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计划投资50亿元,水路建设计划投资18亿元。
我们重点是在加快海口至屯昌中线高速公路项目、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主线、国道G225海榆西线改造工程、洋浦1小时交通圈南连接线工程、金牌港疏港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西线高速公路大中修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在年内开工。
同时,加快屯昌至琼中、万宁至儋州白马井等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使海南早日形成真正的“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0公里,尽快建成连接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所在市县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公路网。
另外,我们还要完成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10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以上,打通县际“断头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任务,适时推进行政村公路联网、人口较多且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完成1000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